【微故事.微体会】永定区:好家风扶志扶智耀山村

永定区是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作为区纪委监委“领头雁”的我,耳畔总是回荡省委书记杜家毫同志调研永定区时“做精做美全域旅游,做实做细脱贫攻坚”的叮咛,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如何强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坚持精准监督,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区16502户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这个问题始终伴随着我在永定区工作的日日夜夜。
自2017年以来,我们围绕打好打赢全区脱贫攻坚战,紧盯关键少数,压实主体责任。紧盯责任链条,形成推动合力。紧盯管理漏洞,提升监督成效。全区扶贫领域党纪政务立案240人,下发通报31期,点名道姓通报批评117人。
在查处的众多案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就是在贫困户精准识别专项整治活动中,我区因平分、套取上级扶贫产业引导资金被立案查处的就有14起。特别是教字垭镇竹园坪村覃家湾联组将1.7万元本该用于贫困户发展产业引导资金,村支“两委”作为“福利”平分到4个村民小组全体村民手中,每人仅分得42元。枫香岗街道玉泉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宗胜伙同该村秘书将6.9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平分给395人代缴新农合保险费。产业引导资金平分的理由五花八门,暴露出了基层“微腐败”中典型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重阻碍党中央扶贫政策的落地生根,严重影响了脱贫攻坚工作成效。
问责是转作风、惩腐败的一种手段,是治标之策。要彻底扭转党员干部在扶贫领域的突出问题,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把扶贫和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把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自力更生、自主致富必须从党员干部思想灵魂深处做文章。
在我陷入苦苦冥思时,一次偶访王家坪镇马头溪村让我知道了答案。记得第一次走进这个村,只见吊脚楼前,书声朗朗。风雨桥上,山歌齐飞。印象最深的就是村部悬挂的一块“耕读为本,忠孝传家”的牌匾,我既感慨于百姓同居一吊脚楼的盛事和谐,更感慨于先祖遗留下来家风家训的渊源流传。该村明清以来,共有出仕做官120多人,无不勤政廉政、忠君爱民,没有出现过一个贪官。
永定区作为张家界市委市政府实施“对标提质、旅游强市”战略的主战场,脱贫攻坚越是深入,就越要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想要群众都过上好日子,必须充分凝聚广大贫困群众改变命运的斗志和力量,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勤劳致富,勤俭。勤俭持家。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
近年以来,我区创新运用家风家训家教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渗透及潜移默化作用,以王家坪镇马头溪村为廉洁文化“三进”示范点,开展“悬挂一块家训牌,讲好一个家风故事,创作一首好家风歌曲,演好一台廉洁戏剧”“四个一”活动。自创全球首支三语好家风歌曲MV《哎咯咱的作数》,被中央、省、市20多家媒体推介报道。并将该镇马头溪村作为全区“创建好家庭实施好家教传承好家风”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十指联动,进一步激发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
王家坪镇马头溪村民全庆根因2009年车祸致残,高额的医疗费让家中一贫如洗。镇党委书记和纪委书记主动上门走访,鼓励全庆根依托王家坪镇苏木绰的文化旅游优势,用自家房子搞农家乐。仅2016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300多名,现在年收入达12万元。脱了贫的全庆根不忘带动周边乡亲们致富,左邻右舍的农户都成了他的供货商。“能人带户”行动在全区大力实施推广,据统计,仅王家坪一个乡镇开办的农家乐就达28家,接待中外游客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700万元。
心中装着老百姓,肩上才能担起使命。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铿锵有力的11个字,是永定区委向全区群众立下的誓言、作出的承诺。这份誓言,承载着带领人民群众脱离贫困的沉沉责任;这份承诺,敦促着我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一线,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统揽全区纪检监察工作。脱贫不松劲,我将继续带领全区纪检监察干部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坚强的纪律保证。(永定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区监委主任 苏振)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