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石门:“热线电话”背后的故事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8-07 16:52 来源:三湘风纪网

    7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石门县维新镇阳虎峪村五保老人梁某某家,老人正坐在家门口,手中拿着评书机,摇头晃脑地听着。他说:“搭帮县纪委的向主任,这个评书机就是他给俺送来的,他还帮助解决了俺的问题。”
    2017年11月,梁某某来到石门县纪委信访室上访,反映上个世纪80年代他和村里产生纠纷,司法所工作人员收了他90元钱帮打官司,结果官司没打赢,钱也没有退。信访室主任向炎华听后,仔细翻阅了梁某某带来的资料,未找到有价值的证据。而且当时的见证人和当事人或已离世,或已退休多年、去向不明。向炎华便给梁某某留了办公电话和手机号码,让他有新的证据再反映。
    从此,向炎华的电话就成了梁某某的“热线电话”。梁某某隔三差五打来电话,询问信访办理情况。去年6月,梁某某又来到信访室,在与向炎华聊天时,提供了一条“有价值”的信息:“俺没得家人,村里让俺去养老院住,俺嫌那里不自由,没去。俺就住自己的土坯房,前几年村里还给了4000元钱,让俺整修房子。”
    “老梁这种情况应属于危房改造,但资金不该只有4000元。是否还有资金去向不明呢?”出于一名纪检干部的敏感,向炎华立即把梁某某说的情况反馈给维新镇纪委。
    维新镇纪委调查核实,早在2013年,村里就帮梁某某申请了危改资金2.4万元。但梁某某对新建房屋地址不满意,他就自己找人加固房屋,事后村里只给了他4000元修缮费用,其余2万元由村支书覃某个人保管,并陆续用于垫缴村集体支出。镇里调查后,覃某把剩余的2万元退给了梁某某。今年6月,镇纪委给予覃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同时,阳虎峪村村委会决定再拿出1.5万元,为梁某某重新选址建新房。
    看到向炎华真心实意为百姓办实事,梁某某给向炎华打电话更勤快了。他不再谈上访的事,而是经常唠家常,有时午夜还打电话。向炎华意识到,老人家更需要一种精神上的关心。于是,他给梁某某送来了一台评书机,让老人听听评书排遣寂寞。
    收到评书机后,梁某某专门做了个皮套将评书机装好,出门随身带着,精神状态比以前好多了。“好干部还是多,我现在也不上访了,等过段时间,再请你们来我新房看看。”梁某某笑着对记者说。(石门县纪委监委   邱晓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