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慈利:一次特别的“网友见面”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8-07 17:45 来源:三湘风纪网

    “真的是太麻烦你们了,为了我这点儿小事,让你们跑了近千公里,真是让我太感动了。”信访举报人秦某紧紧握着慈利县岩泊渡镇纪委陈书记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事关群众利益的事都是大事,你千万不要觉得麻烦到了我们,我看这也是一次激动人心的‘网友见面’嘛”。陈书记风趣地说道。秦某对于初次见面的陈书记其实并不陌生,通过多次的微信和电话沟通,秦某对陈书记早已熟若知己。
    镇纪委为何跨越千里与信访举报人见面呢?
    事情的原委要从去年10月份岩泊渡镇纪委收到上级交办的一件信访举报说起,信访人秦某举报原村支书和调解员在2015年下半年拿了他的危房改造款。
    贫困群众的危改资金竟也敢截留?必须一查到底!
    镇纪委迅速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对相关人员进行了谈话取证,到相关部门查阅复印危改档案、资金发放名册、银行流水账目及取款凭证等资料。
    经查,秦某户系2014年农村危房改造户,申请人为其母亲。该户享受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共21000元,分二次汇入其母亲的粮食直补卡中。第一笔补助资金16000元于2015年1月1日汇入,第二笔补助资金5000元于同年2月10日汇入。第一笔补助资金由秦某老公于2015年1月12日全部取出,第二笔追补资金5000元由该村原党支部委员、村委会成员舒某于2015年2月11日代为领取。据舒某本人交代,代取的5000元追补资金已悉数交于秦某和她母亲手中,而秦某她们表示只收到1000元,双方就追补资金去向存在争议,且双方均无法提供相应的证据或证人。
    带着前期查清的事实,调查组决定与信访举报人秦某当面进行沟通,在与秦某电话联系后得知,秦某家境比较困难,上有老下有小,常年在贵州省遵义市务工,因为没有假期,路途遥远,回家一趟难上加难。
    抱着对举报人负责、体谅的态度,镇纪委决定驾车前往贵州遵义,与信访举报人进行面对面沟通,进一步向信访人本人了解事情经过。
    2019年1月30日一大早,镇纪委调查组一行驾车前往遵义,经过8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举报人秦某暂住小区。安顿好之后,镇纪委陈书记便与秦某取得联系,并约定第二天下班之后见面。
    第二天晚上九点,秦某一下班就赶到了约定地点,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秦某对于镇纪委的前期调查情况及后期拟处理意见非常满意,非常爽快的在反馈意见表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人民之事,无小事’。距离再远也挡不住纪检干部为民办事的决心。”我不禁感叹道。(慈利县岩泊渡镇纪委  何显立)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