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严把三关”强化教育扶贫专项治理

教育扶贫既是惠民工程,也是希望工程,教育是民生问题的重头戏,为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教育扶贫落在实处,中方县突出精准发力,狠下绣花功夫,聚焦精准助学、教育乱收费等方面的问题,开展“拉网式”全面排查,加强全县教育系统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
严把“责任关”,压实主体责任。根据省、市专治办关于开展“一季一专题”的工作要求,中方县结合实际,制定并下发了《中方县教育扶贫专项治理工作方案》,成立县教育扶贫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项治理从7月持续到9月,按照全面自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三个阶段的不同任务,由县专治办统筹协调,明确县教育局、县人社局、县发改局等各相关责任单位任务清单,阶段性任务,理清相关教育扶贫项目实施的时间、地点、对象、金额等要素,针对教育扶贫日常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查找问题线索,确保专项治理工作任务上肩、责任压实。
严把“重点关”,紧盯重要节点。聚焦4个方面26个问题,重点整治贫困学生识别不精准,“全面改薄”工程中存在的资金截留挪用、工程质量低劣,教育就业技能培训中存在的虚报冒领、贪污侵占和教育乱收费等问题。紧盯贫困生精准资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等教育扶贫重点项目,特别是有信访反映、资金量加大的项目,重点盯紧项目立项是否合理、招投标是否科学、工程质量是否过硬、资金分配管理是否合规,发现部分项目进度较慢等16项问题,涵盖32所学校,6894名贫困生,教育扶贫项目60个,累计扶贫资金8100多万元。
严把“问责关”,持续高压态势。专项治理中,县纪委监委全程跟踪监督,加大查处问责力度,对教育扶贫领域违纪违法行为严肃问责追责;对组织不力、推诿扯皮、弄虚作假的,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以严问责促进相关职能部门尽职尽责,确保教育扶贫专项治理工作务实、过程扎实、成果真实。专项治理开展以来,1至7月,发现问题线索7件,党纪处分1人。(中方县纪委监委 杨长吉)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