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永定区:以小见大,以实塑形,以民为本

“小曹,你看,这份贫困户档案中存在有猫腻,你仔细的看下”,带队的巡察组长将档案递给了我。我略带疑问地接过这份贫困户档案,仔细看了一下,心里有点嘀咕,因为我似乎看不到存在有问题,只是直观地感觉到似乎字迹不是那么工整,但是所有的资料确实是完备的。后来,巡察组长的手指指向了档册里的一张照片,我回过来再看了看,发现了巡察组长所说的猫腻之处。而后的实地走访也印证了这一点。
这是我被抽调参与区委第四轮脱贫攻坚专项巡察的一个工作片段,类似于这样的工作片段拼凑起形成的工作场景还很多。总结起来,参与巡察工作的感悟就是“以小见大,以实塑形,以民为本”这十六个字。
“以小见大”,从细枝末节着眼,从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着眼,从可能出现问题但是从常理来说应不存在问题的地方着眼。“三个着眼”背后往往是问题所在,而这些细小的问题极有可能就是诱发违纪违规行为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时时刻刻都不能放松警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来窥探是否存在有力的违纪违规线索。然而,从客观上说,资料与现实往往是最好的对比,而各种资料间的逻辑关系是一把“较为准确”的尺子。
“以实塑形”,从问题存在的客观事实出发,多角度查证,用证据锁定既定事实,即“问题——问题假设——假设验证——还原事实”的过程。小时候,我喜欢看《神探狄仁杰》,因为电视剧中神探狄仁杰对案件的推理总是从还原整个案件过程的角度去探寻,而参与了这次巡察,我觉得在《神探狄仁杰》中有些方法能够得到应用,而这正是我所收获到的。
“以民为本”,从群众的切身利益出发来发挥巡察的作用。巡察之本在于“发现问题,形成震慑”,而这八个字的初衷就在于为维护群众的合法权利。所以,巡察工作要学会换位思考,从群众“幸福感”、“满足感”和“获得感”三种感受来换位开展工作,只有找到了群众利益的缺项,找到影响群众利益的“痛点”,才能直击要害,刨根问底。(永定区天门山镇纪委 曹源迪)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