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澧县:眼中的“兄弟”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8-15 16:57 来源:三湘风纪网

    “喂喂,是陈叔吗,我是工作队的小王,县纪委的领导来看你了。”
    “我不在家,今年你们不要再来找我了,嘟嘟……”
    在不耐烦的语气中,电话挂断了。
    2017年底,因工作岗位调整,县纪委刘长春成了如东镇长福村贫困户陈某贵的帮扶责任人。那天,我主动陪同刘长春去他家进行第一次的入户结对,没想到作为熟门熟路的驻村工作队员竟然还吃了“闭门羹”,刹那间,脸上火辣辣的。
    我们回到村部后,村治调主任介绍说:“老陈到广东打工了,已经去好几天了。”
    刘长春诧异地问:“我看过他的贫困户档案,他患癌症几年了,还能出去打工吗,村里的识贫准不准?”
    “那不是穷得没办法了嘛,自从得了膀胱癌,身体垮了,家里也空了,他儿子在山西省成了家,顾不到父母了。责任田就两亩多,经济效益很低,再勤快也凑不够医药费,要是不出去打工,药费都掏不起了。”提起这个,村干部也是一声叹息。
    2018年春节后,得知陈某贵已回家,刘长春立即邀我再次到他家里走访,并自掏腰包送上800元春节红包。
    “什么时候回家的?去年打工的收入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没有?”刘长春关心地问道。
    “哎呀,过年只有胞妹一家来看了我,没想到你们还把我记心上了,感谢政府、感谢纪委领导啊,打工的收入还可以,攒了大几千,但是我身体差,今年不能出门打工了,准备把几亩柑橘树管护好。不过房子漏得不成样子了,我很想搞一下危房改造,不知道行不行?”抬眼望去,发黄开裂的墙面和简陋破旧的家具上尽是雨水泡发后的斑驳痕迹。
    刘长春望着这间家徒四壁的破旧小平房,沉思良久,“真的是墙不避风、瓦不挡雨呐。危改的事情你放心,我回县里了就去给你问”。经过沟通协调,一周后,同意危改的批复意见就送到了陈叔的手上。
    “小王啊,我近期要外出办案,没有时间去看望老陈了,你帮我转告他,危改可以开始了,另外再嘱咐他一下,钱的事情不要操心,我已经到市民政局给他申请了一笔临时救助款,近期就可以到位了;危改补助款的倾斜部分,我到时再去争取,如果他还有困难,你及时通知我。我们对待贫困户要像兄弟一样。”刘长春的一个简单嘱托,却带给了我一份深深地感动,这是对群众一种怎样地关爱啊!
    半年后,陈叔住进了新屋,也得到了全额的危改补助款两万六千元。趁着下乡检查工作的间隙,刘长春邀我一起到他家来慰问,预料中的感谢之后,陈叔却意外地交谈兴致不高。
    “老陈啊,我们不是外人,你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刘长春关心地问道。
    “唉,劳慰您关心,我听从您的意见,前几天去县医院做了复查,病情控制不理想,必须要做手术了,但是我不敢去,就怕这个无底洞会越来越大啊!”陈叔带着哭腔说道。
    “你不要着急,身体是第一位,其他的问题,我们以后一起想办法解决。我马上去县医院帮你联系一下,再尽快带你去医院,你将家里安排好就行。”刘长春鼓励道。
    一周后,刘长春驾车将陈叔接到县人民医院,联系专家、与医生沟通病情、安排床位与看护。看着他忙碌的身影,听着他一声声饱含深情地叮嘱,在陈叔噙着的泪光中我仿佛看到了一缕光辉、一片信赖,看到了一种对待群众如兄弟般的深厚情感!(澧县纪委监委  王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