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通道:“失而复得”的扶贫特岗工资

“我中心在进行例行排查比对时发现,县溪镇嘉镇村阳晚滩村石某、水涌村陈某不是扶贫特岗人员,但其账户显示收到了发放的扶贫特岗工资……”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周调度推进工作例会上,通道县“互联网+监督”信息中心将发现的两起疑似虚报冒领问题线索移送县专治办。
“对该问题线索进行初步分析,可能存在截留挪用或优亲厚友问题,我们要依纪依规认真核查!”会后,该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与县专治办工作人员对问题线索再次进行仔细分析,组织力量及时跟进。
核查小组工作人员立即赶赴县溪镇开展核查工作,兵分两路:一组到扶贫工作站、镇财政所,一组走村入户进行实地核查。
“经查,县级、镇级扶贫特岗人员申报工作均按相关要求和程序进行,且申报资料名单有‘石某、陈某’的姓名!”材料调取组很快摸清了具体情况。
“经查,村支两委干部、镇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跟‘石某、陈某’均无亲戚关系!”现场走访组及时反馈了核查结果。
当各项取证工作相继完成后,核查小组顿时陷入“一筹莫展”境地。
“我们可以转换思路,尝试化繁为简!”在仔细翻阅所有核查资料后,该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道出了自己的见解,并指导核查小组转换核查方向。
很快,核查工作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经核查,县溪镇建档立卡贫困户系统中分别存在跟‘石某、陈某’同名同姓人员!”
原来是县溪镇环保站工作人员在发放扶贫特岗工资时,由于工作疏忽,没有认真核对发放对象名单,导致扶贫特岗工资发放到同名同姓贫困户银行卡上。了解到实际情况后,县溪镇相关部门及时纠错,被错发的扶贫特岗工资2500元分别“失而复得”回到贫困户手中。
“感谢纪委和镇里的干部,帮我们核实身份,让我们领到了这笔的补贴款。”县溪镇贫困户石某、陈某看着扶贫明白卡上补发的扶贫特岗工资激动不已。
“我觉得那么小的乡镇,本来没有几个同名同姓的人,又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那概率就更低了,所以就没仔细审核,铸成了大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吸取教训,无论事情大小,我都不会马虎大意了……”事后,县溪镇责任干部曹某认真反思自己的工作失误。
“纪检监察部门启动问责程序,曹某被问责处理!”在随后的专项治理每周调度推进工作例会上,该县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通报了核查反馈结果。
“扶贫特岗工资等民生资金是老百姓最关切的事,纪检监察部门要不断主动出击,护航基层的群众切身利益,才能不断拉近与老百姓之间的距离,厚植党的执政根基,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强调。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