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3900元产业扶贫资金“完璧归赵”

“感谢党和政府,帮忙追回了属于我的扶贫款……”7月19日,安化县大福镇东山村贫困户宁大嫂颤抖着双手,从大福镇纪委工作人员手中接过600元产业扶贫资金,心情无比激动。
当天,大福镇纪委挨家挨户将3900元产业扶贫资金逐一返还给东山村的4户1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被“偷梁换柱”的产业扶贫补助资金终于“完璧归赵”,贫困户们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2019年4月,大福镇党委政府将安化县东阳牲畜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宁某疑似产业帮扶资金发放不到位的问题线索交办至大福镇纪委。接到问题线索后,大福镇纪委立即组成调查组进行初步核实。
经查,2018年,宁某以委托帮扶、年底分红的方式在东山村开展产业帮扶,同年,宁某介绍红星集团对东山村和东阳村10名困难群众开展献爱心活动,每人发放1000元爱心资金。到2019年1月,宁某按照东山村委提供的贫困户名单,按每人每年300元分红标准挨家挨户发放产业帮扶资金。在发放产业扶贫资金的过程中,宁某认为之前自己介绍红星集团开展了献爱心活动,东山村已经有4户贫困户发放了1000元慰问金,便决定对这些已经由红星集团进行了慰问的贫困户的产业帮扶分红资金用慰问金进行冲抵,未发放及冲抵产业帮扶资金共13人3900元。
“3900元钱虽不多,但确实是属于困难群众的,岂能将扶贫产业资金用别的名义进行抵冲?”大福镇纪委在查明事实之后,及时纠正了这一违规做法,依规将未发放的产业帮扶资金3900元进行清退。同时给予宁某被党内警告处分。
“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不该打这样的小算盘,现在真是后悔不已。今后,我一定严格按照产业扶贫政策落实产业帮扶资金,不再搞这种‘移花接木’的事情。”宁某事后羞愧地说道。
持续加大对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今年以来,安化县纪委监委以“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为主线,重点对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领域开展集中清查,1-7月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532件,受理举报134起,立案132件,处理496人,其中给予组织处理428人,党纪政务处分68人,收缴资金320.71万元,清退资金46.38万元。(安化县纪委监委 赵子豪 王静)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