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湘阴:抽丝剥茧识假贫

“岳阳市湘阴县六塘乡六塘铺社区贫困户鲁某某、吴某某拥有房产是怎么回事?”2018年4月,湘阴县纪委监委在湖南省“互联网+监督”平台大数据比对中发现了两起疑似贫困户识别不精准的问题线索。
“鲁某某和吴某某都是六塘铺社区的贫困户,都显示拥有房产,是否有什么联系呢?贫困户识别和推荐都是过了‘三关’的,不可能有问题吧?”带着疑问,湘阴县纪委监委迅速组成调查组,暗下决心一定要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
2018年4月24日,调查组一行来到六塘乡扶贫办,该乡扶贫专干肖某和六塘铺社区扶贫专干邵某某向调查组同志解释:“鲁某某和吴某某是一户,他们是2017年5月纳入扶贫系统的,因为吴某某2016年得了乳腺癌,花了19万多元治病,后期还要不少的治疗费用。他们有一儿一女都还在读书,没有收入来源,属于因病致贫建档立卡扶贫对象。”“我们上户核实和调查的时候,鲁某某并没有说明他们有商铺,周围的群众也没有这样的反映,按照程序,县里相关单位也进行了审核,都没有发现这个情况。”随后,调查组询问了当地的一些村干部和村民,大家都表示不知道鲁某某家拥有商铺的情况 。
既然社区、乡镇程序合规,户主又未报告,那进行审核的县房产部门是否知情呢?调查组决定打破砂锅问到底。“对不起,查询不到该户的信息。”县不动产登记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调查组出示了查询信息。
不动产登记中心查询不到商铺信息,是不是省“互联网+监督”平台数据有纰漏?调查组一时陷入了沉思中。“如果他们是银行按揭的,那可能要去网签备案办公室查一下。”不动产登记中心某工作人员的话让调查组茅塞顿开,调查组马不停蹄赴县房产局档案室调取了网签备案信息。随后,调查组欣喜发现,网签备案系统显示鲁某某和吴某某夫妇2014年12月在该县购买了一套建筑面积为52.39平方米的商铺,总价款32万元,首付16万元,余款采用银行按揭方式支付。2015年进行了商品房买卖合同备案,2017年进行了产权登记。因系按揭状态,信息登记在房产局档案室预抵押电子台账中,不动产登记窗口查不到信息。
调查进行到这里,真相似乎已经水落石出。鲁某某户的确拥有商铺,但是房产部门工作人员为什么没有审核到位呢?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由是调查组继续开展了调查。
“2017年6月底,根据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工作安排,我们档案室对全县2017年新纳入贫困人口的身份信息进行数据核查,县房产局工作人员石某具体负责查询房产信息工作。当时,时间紧、任务重,石某仅在房地产信息查询系统和档案室编号电子台账中进行了查询,档案室预抵押电子台账不经常使用,就没有查,由是没发现鲁某某购买商铺的情况。”面对调查组,该县房产局档案室主任张某如实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该县纪委监委经过严格的事实认定、调查取证、定性量纪,于2018年6月给予六塘铺社区扶贫专干邵某某和县房产局档案室工作人员石某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六塘乡扶贫专干肖某政务记过处分,对六塘乡分管扶贫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刘某某、六塘铺社区书记许某某和县房产局档案室主任张某给予了诫勉谈话处理。
监督执纪问责的目的不是仅仅查几个案子、处分几个人,而是通过越来越严的监督,越来越精准的问责,剥丝抽茧,打破砂锅问到底,让被监督者红脸出汗,让各级党员干部感受到责任和压力,必须把精准扶贫当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深入持久地抓好落实。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就是要不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不怕琐碎,抽丝剥茧,以精准监督保障精准扶贫,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正风反腐的成效,不断厚植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湘阴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