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江:挺纪亮剑拧紧扶贫资金监管“安全阀”

在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中,冷水江市结合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把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管摆在突出位置谋划和推进,强化挺纪亮剑,不断拧紧资金监管“安全阀”。
精准监督下好“先手”。构建统筹联动监督格局,推进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察监督全覆盖。重点监督和督促相关党组织压实主体责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完善“谁主管、谁监督、谁负责”责任机制。如财政部门要做到快速定计划、录指标、调资金、做清算;行业主责部门要做到项目安排与帮持对象相符,资金不得无故闲置,资金分配与监管并重等;项目实施部门要按规定执行招投标和政府采购程序,及时开工完工,杜绝“雁过拔毛”等。在此过程中,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叫停”。
快查严处斩断“黑手”。坚持“零容忍”,对动扶贫资金“奶酪”行为一律严惩不贷。畅通“信、电、网、访”立体举报渠道,完善定期监督检查机制,广泛收集和深入发现问题线索。综合运用领导包案、直查直处、提及督办、开放式办理等方式提高问题线索处置质效,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对查处的典型案例一律通报曝光,强化震慑效应和警示作用。2019年1至7月,全市查处扶贫资金监管使用方面违规违纪问题23起,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3人,组织处理16人,追缴违纪资金14.4万元,退还群众资金43.6万元,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4个。
以案促改用好“抓手”。注重把案例资源用好用活,把警示教育做深做透,推动相关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扎实抓整改,将扶贫资金监管责任不断压实、廉政风险不断排除、制度笼子不断扎牢,形成权责清晰、程序明确、操作规范的工作格局。2019年1至7月,市纪委监委共推动相关单位整改扶贫资金监管问题69个,排查岗位风险点15个,完善风险防控措施27个,为全市扶贫资金的安全高效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冷水江市纪委监委 刘忠)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