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绥宁:“三带”助推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8-22 10:10 来源:三湘风纪网

    “现在我明白了,纪委不是什么都管的,以前的错误观念让我以为你们‘不予受理’的回复是不作为,是我错了,向你们道歉!”日前,在一次“带着板凳进村”活动中,绥宁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耐心向李熙桥镇石阶田村村民陶某讲解纪检监察信访举报的受理范围后,陶某诚恳的说道。
    今年来,绥宁县紧紧围绕“改进作风、提高效率、紧贴基层、服务群众”的目标,坚持带案件下乡、“带着板凳进村”、带感情入户,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
    带案件下乡。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干部以问题为导向,主动“带案下乡”,采取带着问题走访、依靠群众问访、跟踪案件回访等形式,把苗头性的信访问题抓早抓小化解到位,对疑难信访问题查透查清处理到位。同时,通过与村干部、村民“零距离”交流,结合该县查处的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在群众中开展“以案说纪”,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同时,向群众展现该县惩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新成果,提升群众满意度。
    带板凳进村。将三月的第一周和其他月份的最后一周定为“带着板凳进村周”,按照“五个优先进”原则,即乡镇自收件为零、越级访突出的村优先进;重复访、越级访频发的村优先进;信访举报办理严重滞后的村优先进;实名举报的村优先进;举报内容涉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涉黑涉恶“保护伞”问题的村优先进,将群众上访变干部下访,听民意、解民忧。截至8月7日,该县先后进入11个乡镇开展“带着板凳进村”,对正在办理的29个扶贫领域疑难信访案件进行了现场督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42个,化解群众矛盾17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3个。
    带感情入户。一方面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发放《信访举报工作带板凳进村宣传册》6000余份,向群众宣讲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受理范围、不予受理的情形以及信访举报渠道等,避免举报材料“寄错信”“走错门”的情况出现,引导群众有序、有效信访举报。另一方面把群众当家人、把群众诉求当家事,耐心倾听群众心声,细心解答政策法规,真心处理信访问题。(绥宁县纪委监委 唐婷)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