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以案促改深化治理教育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近日,汝城县纪委县监委从教育、扶贫、财政、住建等单位抽调28人,组成7个督查小组,每组负责2个乡镇,对各乡镇落实郴州市扶贫专项审计和汝城县脱贫攻坚教育专项督查发现的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改情况,开展了一次“回头看”。督查结果显示,该县以案促改,对312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未享受教育扶贫资金资助、少数适龄儿童辍学等问题,整改到位率100%,进一步深化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取得了满意成果。
梳理问题,核查整改担当。县专治办会同教育、扶贫等部门针对郴州市扶贫专项审计和县脱贫攻坚专项督查移交的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台帐,梳理问题清单,提供给相应的督查小组,核查各乡镇、学校履行整改担当责任情况,杜绝集中治理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既严格落实强化执行,不搞变通、不打折扣,又不搞层层加码、层层卸责,加重基层负担。县专治办和相关职能部门,把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集中治理作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的重要内容,各负其责,通力合作,确保问题线索能发现、全移交、快处理、实整改。县纪委县监委通过约谈提醒、督查督办、明察暗访等方式,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党委(党组)严格履行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县纪委县监委各相关派驻机构加强教育扶贫领域日常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主动履职、严格履职。
强化监督,严肃执纪问责。县纪委县监委加强对治理重点的再监督、再检查,综合运用明察暗访、突击检查、随机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开展监督检查,既严肃查处教育扶贫领域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又严肃查处集中治理“走过场”“表面整改”“虚假整改”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专项治理启动缓慢、推进不力的,自查自纠走过场、搞形式、浮于表面甚至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发现问题线索不报告不移送的,启动问责追责程序。对违纪违法案件不查处或查处不力、袒护包庇,导致发生系统性、区域性腐败问题的,一律“一案三查”,不但追究直接当事人的责任,还将追究党委(党组)领导的责任,以及负有监督责任的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的责任,坚决做到失职必查、失责必问。
举一反三,加强制度建设。县纪委县监委对照问题清单及整改任务进行逐一交办,要求各单位务必逐一分析、逐一整改、逐一落实。各相关部门对标对表,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联合行动、协同推进整改。县专治办会同教育局组织中小学校校长召开6次会议,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调度和推进。各相关职能部门坚持整改问题与堵塞漏洞相结合,根据专项检查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不断健全完善教育扶贫中资金申报、审核、验收、发放等制度和程序,杜绝类似问题边改边犯、改了又犯,努力把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做好。(汝城县纪委县监委 祝军飞)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