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慈利:一张特别的告示

6月26日,这一天是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传统的赶集日,大清早,我看距离上班时间还有一个多小时,于是决定到集市中走走,或许在群众的“七嘴八舌”中能发现“纪情”呢。
不知不觉中来到一家商店门口,几名群众的对话引起了我的警觉。
“康老十今天赈酒接你了吗?”
“他赈什么酒?没接我啊,我们没有人情往来。”
“我们是亲戚,他女儿出嫁肯定是要去的,这次又要损失几张百元大钞啊!”这位群众似乎有点无可奈何。
“康老十是我表兄弟,他有七、八年没赈酒哒,他结交广、门风大,这次嫁女赈酒肯定要摆几十桌呢,收人情至少是六位数!”店老板边接话边伸出手指比划着。
这个康老十我是认识的,名叫康子军,在集镇上做了多年的生意,为人豪爽,女儿康倩还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
现如今,全乡正开展“告别赈酒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专项行动,竟然还有人敢顶风作案?!
群众的议论就是最大的“纪情”!康子军女儿是中共党员,家族人口多、朋友多,如果不予以制止,任其大操大办,肯定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必须要赶紧制止!想到这里,我立马通知同事们一同奔赴他家。
“今天我们可以去现场活捉了。”一路上,同事们调侃道。
刚进大院,康子军赶紧迎上来:“今天怎么把陈书记您也惊动了,感谢感谢!”
“老康,你不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一名中共党员吗?今天却利用她的婚礼大操大办,借机敛财……”我黑下脸,非常严肃。
“我没有啊!”康子军满脸委屈。
我环顾四周,没有看见想象中的拱门成堆和敲锣打鼓,也未发现摆放着人情簿的桌子。
只见一群人正围住大门口在议论着什么,我赶紧凑上前去看,原来是一张告示!我轻声念起来:“党组织、村规民约有规定,党员家庭办事不准收人情!敬请理解,谢谢合作!康子军。”
“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群众,但倩倩是一名共产党员,乡里搞“治陋习、树新风”行动,我是打心底里支持呢。”康子军站在我身后腼腆地说道:“我以前也深受‘赈酒风’之害,这次想借女儿婚事来一次彻底地移风易俗!”
“原来是一场误会啊”,我不禁长舒一口气,乘机对在场的群众进行教育引导:“老康这个头带得好啊,其实你赈酒,我赈酒,赈来赈去赈自己,赈酒生财不可取,发展才是硬道理……”
“是啊,无事赈酒亲朋怕,当面恭贺背后骂!”
“无事赈酒伤人心,接客好比‘拉壮丁’。”
……
宾客们纷纷说笑,频频点头称是。
看着群众认可的笑脸,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党员干部带动了村民破除陈规陋习,党风政风带动了社风民风进一步好转,作为一名新时代纪检人,我打心眼儿里高兴着哩。(慈利县纪委监委 陈勇)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