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省工商联:甘愿为苗乡挥洒汗水的扶贫人

2017年3月,省工商联社会发展处调研员朱冬成受组织选派,到城步丹口镇栏牛塘村开展驻村帮扶;2018年3月至今,又主动要求继续留驻城步儒林镇龙凤冲村,均任所在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
龙凤冲村位于儒林镇东南,苗族为主体,侗、汉等多民族组成的自然村落,区域面积28平方公里,由11个村民小组组成,全村320户136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43户623人,贫困人口多、自然条件恶劣、增收渠道窄、村情民情复杂,典型的深度贫困。
贫穷不可怕,怕的是失去脱贫致富的斗志。朱冬成驻村后,坚持扶贫、扶志相结合,把破除“等靠要”思想顽疾放在首位。有人问他是怎么培训贫困户的,为什么对贫困户提出的要求不是有求必应,甚至时不时还会毫不客气的“教育”一番,但群众满意度却挺高。他们帮扶不只是解决贫困户眼前的问题,而是把贫困户骨子里的“惰性”彻底改掉,坚决杜绝贫困户等着扶贫队、帮扶责任人上门送钱送物的心态。让贫困户渐渐明白,农民不能自毁依靠双手勤劳致富的本色,只伸手不动手别人会看不起,只有自己劳动才能赢得他人尊重,才能从思想深处拔掉穷根。
水电路是制约龙凤冲村发展的主要瓶颈。朱冬成带领另外两名扶贫队员积极协调县水利局投入资金40万元,铺管道,建水池,解决木桐井和小子溪片区95户460余人人安饮水问题。协调县电力公司,筹措20万元,新增、扩容2台100KW变压器,解决地质灾害安置片区新增45户216人用电需求。协调山东商会赞助50万元,安装135盏太阳能路灯。协调县交通局,投入扶贫资金395万元,解决4条组道修复、硬化8.1公里。积极向商务部定点扶贫指挥部争取项目资金268万元,拓宽村主干道9.1公里。安排64万元整村推进改厨改卫,安排80万元,修建入户路到每家每户。
产业帮扶是脱贫致富的长效之举。2018年4月,朱冬成驻村不到一个月,就复制上一轮扶贫村成功种植罗汉果的经验,引进公司技术指导、保底收购,帮助33户村民种植罗汉果75亩,亩产收益5000元左右。尔后,因地制宜帮助发展了水产养殖、林下养鸡、锥栗种植三大产业。争取50万元水产养殖项目资金和20万配套资金,养殖水(田)面120亩,惠及贫困户76户,带动非贫困户72户。协调立项争取50万元,协调湖南省浙江总商会投资捐赠80万发展林下养鸡,为全体贫困户和部分非贫困户发展林下养鸡存栏1万羽,稳定增收80万元以上。利用产业帮扶资金10万元,从中南林科大苗圃基地引进7800株锥栗苗种植220亩。为12户因灾倒房、受损户,申请异地扶贫搬迁和C、D级危房改造。把145户645人全部纳入产业发展扶贫范畴,75户321人全部纳入县属重点企业产业帮扶对象。对28个残疾人家庭重点进行了产业帮扶、就业推荐、临时救助和慰问。动员省女商会对考上本、专科的大学新生分别给予5000、4000奖励。协调浙江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对全县35名贫困大学生,每人每年对接1万元的助学捐资。
洒下汗水,终见成效。2017年底栏牛塘村整村出列,龙凤冲村贫困人口由2017年底的75户321人下降到2018年10月24户102人,贫困发生率由23.4%下降到7.5%,为2019年全村整体脱贫出列打下了坚实基础。(省工商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