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苏仙:用心帮扶 助力脱贫

2016年,全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组织给我安排的扶贫帮扶对象段某红住在良田镇西南角,距市区50-60公里的大竹山村18组,因为缺劳动力和劳动技术致贫。
接到扶贫帮扶工作任务后,我随即安排时间上门进行了走访。来到贫困户家后,我看到的是一贫如洗的景象,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仅有的一台电器还是一台老式的电视机,我不禁心里发酸。我与贫困户段大姐说明了来意,告知其有什么困难都可以通过我努力帮助解决。段大姐一听瞬间眼睛就红了,她告诉我她的丈夫2014年在原廖家湾水泥厂打工意外伤亡,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和收入来源都没有了,留下一位80多岁年老多病的公婆和一双儿女,自己没有文化没有技术又没有劳动力,根本没有能力赚钱养家,就连日常的生活费和孩子学费都是靠亲戚东借西凑,欠了很多钱,两个孩子的前途渺茫,生活更是无着落,日子过得很是艰难。得知这一情况后,我也哽咽了,我安慰她说:“没关系,现在政策好了,政府和我都会帮你的,你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都可以告诉我,我会尽我的努力帮助你”,段大姐拉着我的手哭着对我说:“我就是希望我的两个孩子都能有书读,不要像我一样没文化,没出息......”。
根据了解到的实际情况后,我与该村扶贫工作队对接,制定了符合她的脱贫计划:一是通过教育部门的“雨露计划”等教育扶贫政策解决两个孩子的读书问题;二是通过政府扶持和产业帮扶解决就医和一些日常开销问题。段大姐多次打电话给我对我表示感谢,告诉我因为有政府和帮扶责任人的的帮忙,现在家里的日子好过些了,但仅仅也是只能维系现在的基本生活,想要还清欠债还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想了很多办法,找了很多人,但是由于段大姐没有学历也没有技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经多方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合作的月子中心帮她找了份月嫂的工作,但经过育婴培训实习后,段大姐因自身能力原因被淘汰了。得知这一情况后,我又通过熟人、朋友帮忙,介绍她到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郴州分公司上班,负责保险公司的档案整理工作,从一开始的月收入2400元到现在的月收入2600元,一家人的生活都得到了改善,不仅还清了所有欠债,还略有结余。2018年真正达到了“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的标准,实现了稳定脱贫。
今年,在和段大姐日常通话中,我了解到段大姐的女儿是我区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院定向委培生,今年毕业准备参加工作了,她希望女儿能分配在良田老家工作。于是我多次到区教育局找相关领导了解定向委培生毕业分配工作情况,将段大姐的家庭情况,以书面汇报的形式交到教育局相关领导,并希望能得到支持和帮扶。就在前不久,段大姐激动的告诉我,女儿被安排到苏仙区良田镇的第十一中学工作,这就便于照顾家人;小儿子今年也顺利考上了湖南郴州幼儿高等专科学校。家里的两个孩子出人头地,纾解了段大姐生活的重压。她打电话对我说道:“现在日子越来越好了,这些都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和你的全心帮助,是你们让我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苏仙区纪委监委 陈晓敏)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