溆浦:“三个一”推进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向纵深发展

近年来,溆浦县纪委监委坚持强高压、“零容忍”,“三个一”推进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全力护航脱贫攻坚。
监督检查“一鞭子甩到底”。坚持顺着扶贫资金流向找线索、通过信访举报渠道收线索、依靠专项巡察挖线索、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筛线索、开展专项审计查线索、部门联动搜线索“六措并举”,织密监督网,提升发现问题的广度;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工作重点,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人员、重点问题,抓住政策落实、资金使用、项目推进三个关键环节,部署开展危房改造、农村道路交通、易地扶贫搬迁、产业扶贫、惠农补贴“一卡通”等5个方面的专项治理;将每月19日定为“下访群众工作日”,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干部直奔基层、直入农户、直达田间地头,察民情、纳民意、解民忧,广泛收集问题线索,提升发现问题的深度。
审查调查“一竿子插到底”。按照“问题线索不查实不放过、原因不查清不放过、责任追究不到位不放过、违纪资金不清退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长效机制不建立不放过”的“六不放过”原则,以小见大,深挖细查,坚决斩断伸向扶贫领域的“黑手”。一方面,由表及里。深挖问题根源,举一反三,对发现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盯紧不放、寸步不让、深挖到底,一层一层抽丝剥茧,着力发现背后存在的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另一方面,由浅及深。通过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问题“刨根问底”“追根溯源”,从深层次查找问题,挖出涉案国家公职人员。
定性处置“一把尺子量到底”。坚持实事求是原则,强化精准思维,严格执纪审查,确保纪法约束有硬度、批评教育有力度、组织关怀有温度。一是突出抓早抓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处置,用好用活“四种形态”,使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二是严格执纪问责。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一案三查”,既查违纪人员又查监管部门,既查直接责任又查领导责任,做到追责问责不设上限、岗位调整不讲价钱、撤职免职不留情面,确保案件查清查透,问责处理到位。三是抓实“后半篇文章”。开展“和风行动”,组织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对2018年以来受处分处理人员进行集中回访,帮助其卸掉思想包袱,轻装上阵。坚持以案促改,督促各个职能部门完善财务规范、扶贫政策落实和扶贫资金统筹管理等16项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溆浦县纪委监委 吴厚华 郑春林)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