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蓝山:“五保户”喜迁新居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9-05 09:56 来源:三湘风纪网

    “搬到河对岸来之后,出行方便很多,想不到我都50多岁了,还能有一套养老房……”近日,五保户盘少春感激地对前来贺新房的乡纪委书记薛会辉说。
    这件事还得从去年的一次督查说起,2018年6月,蓝山县浆洞瑶族乡纪委书记薛会辉在进村进行扶贫项目摸查工作时发现,茶源坪村大牛皮组有户贫困户住的房子还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土木结构黄泥巴房,房屋年久失修,有几个角落在长时间的雨水冲刷下,墙壁已经开裂,椽木也已腐烂。
    经核实,这是五保户盘少春的住房,盘少春先天伴有精神和肢体残疾,不能从事重劳力活,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父母早逝,相依为命的哥哥也于前年过世,平时靠邻居照顾。
    当时,薛会辉心想:“难道是驻村干部不作为,明知是危房,还不申请国家政策帮助呢?”
    “老叔,我是乡纪委的薛会辉,找你了解一些情况,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啊?你是不是建档立卡户啊?”随即,薛会辉走进盘少春家中询问情况。
    “我叫盘少春,你也看到了,我的脚有残疾,平时就不能做什么重活,也没什么经济来源。”面对薛书记的问话,50多岁的盘少春道出内心的辛酸。
    “你房子的这种情况是可以申请危房改造的,为什么一直没改,是驻村干部不管事还是你不愿意申请啊?”薛书记继续追着问。
    “哎……”,盘少春坐在破旧的门边,一声哀叹道出他的担忧,“是我不愿意,驻村干部来我家劝我好几次了,我都没敢说我是担心资金不够,我一个老头子,都50多岁了,我借了钱到时候还不起的话,那我更抬不起头啊!”
    听到这,薛会辉深知资金才是困扰这个老人的难题,这才是解铃的关键。
    三天后,乡纪委邀请驻村干部、村干部、扶贫工作队到盘少春家中商量如何解决居住问题。
    首先是盘少春最关心的资金的问题,初步估计建成需要3.6万元。作为贫困的五保户,驻村干部提出可以申请危房改造,这个可以领取国家政策补贴3万元。扶贫工作队长陈小乐也提出,后盾单位市中心医院可以补齐剩下的资金缺口,毕竞盘少春的安生房比什么都重要。资金解决后,就是选址的问题,村干部提出村集体有地,可以提供给他盖房子。这时,盘少春急忙提出不能占集体的便宜了,他在河对面有块空地,填平之后就有足够的空间盖一套40个平方的房子了,而且在出行上,河对岸要比现住址方便很多。听到最困难的两个问题解决了,盘少春紧绷的脸终于有了舒缓,期待多年的“新房梦”终于快实现了。
    在修建后期,针对盘少春的腿脚不方便的情况,市中心医院筹资将新居通向大路的路面进行硬化,修建一条人行便道,解决他的出行问题。今年4月,盘少春终于搬进新家。(蓝山县纪委监委 雷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