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平江:做好巡察“三篇文章”,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9-05 10:21 来源:三湘风纪网

    “龙门镇林业站站长郑某作为该镇泉水村楠竹低改项目验收组主要成员之一和镇林业项目主要负责人,仅实地查看了已进行低改的300余亩楠竹,对后来追加的近200亩未再查看,便通过了楠竹低改 500亩的验收并予以拨付资金,工作不严不实……”,这是平江县委开展巡察发现的比较典型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之一,经查实,郑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该案其他涉案人员都受到了其他相应处分。据了解,今年以来,平江县委把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作为巡察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专项巡察,做好“三篇文章”,推动全县党员干部“真扶贫、扶真贫”。
    找准穴位,做足巡前文章。从2019年4月起,将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纳入县委常规巡察、专项巡察重要内容,要求巡察组在报告中体现巡察结果;巡察启动前,聚焦脱贫攻坚中“多、推、虚、浮”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根据中纪委指出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4大方面12种表现和市纪委下发的政治体检7个方面109项必检内容,结合工作实际,梳理问题清单,细化成19项巡察内容,形成巡察“穴位图”。
    抓住要害,做实巡中文章。精准定向巡察问题,巡察进驻前,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通过数据对比,拓宽监督渠道,同时向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公检法、信访、审计等主要部门收集近五年以来涉及扶贫村的有关情况,详细了解扶贫村廉政风险点。精准选择巡察对象,紧盯驻村扶贫工作队、乡镇班子成员及其站所负责人、村级两委成员等重点人,重点研究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发现线索,集中力量,一追到底。创新巡察方式,在受理举报环节,在扶贫村的村部、主要路口、大屋场等显眼地点张贴巡察公告、设立意见箱,扩大群众的知情面;在谈话了解环节,仔细筛选谈话对象,在把握数量和广度的同时,将老党员、老信访户、扶贫对象作为谈话重点,获取高质量的信息;在深挖账册环节,从财务报表、报账凭证等相关资料入手,建立审计适时介入制度,及时商请审计、财会人员帮助开展工作。今年上半年,对全县8家单位进行了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巡察,发现问题36个,线索13件。
    对症下药,做细巡后文章。结合所收集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情况和问题,列出整改清单,在巡察过程中适时发出整改清单,督促被巡察单位追根溯源,举一反三,并逐条建立台账,形成“祛病药方”。巡后切实加强跟踪督办,采取实时督办、销号管理的方式,对按期整改到位的予以销号管理。积极推动以案促改,对巡察中发现的违纪违规人员进行严肃查处,对典型案例进行全县通报,并从中发现制度漏洞和作风建设盲点,运用纪检监察建议等形式推动各部门积极整改,对整改不认真、不到位的严肃问责,以监督执纪问责的实际成效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今年以来,该县共查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问题案件4起9人,点名通报曝光3人。 (平江县纪委监委 余谦)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