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东:开通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直查直办“直通车”

今年以来,县纪委监委开通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直查直办“直通车”,对收到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不再转交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办理,而是全部由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直查直办,全面提升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的处置效率。
全面布控监督网。衡东县着力构建扶贫领域“信、访、网、电、微”五位一体监督举报平台,充分发挥巡察、各行业主管单位自查自纠、县扶贫办牵头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一季一专题”普查、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检查、县纪委监委信访室和县“互联网+监督”网上平台受理举报等发现问题线索主渠道作用,重点聚焦基层干部贪污侵占、吃拿卡要、优亲友厚、截留私分等问题,以及干部作风不实,不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采取定期监督、常态督查、专项巡察等方式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多角度全方位收集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线索,打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最后“一公里”。
线索处置无积压。制定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直查直办机制,转变原先的交办督办模式,实行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全部由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直查直办处置。落实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优先受理处置机制,建立专门台帐,统一汇总收集到的问题线索,实行销号管理,办结一件,销号一件。对发现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主要领导审阅批办、分管领导及时跟进督办、集中力量优先查办,坚持“快报告、快处置、快查办、快结案”的原则,确保扶贫领域问题线索不积压、不拖延,不断提高处置效率和群众满意度。
追责问责不马虎。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零容忍”,制定出台《关于加强衡东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办法》,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监督检查、执纪问责等方面工作进行严格要求,对办案纪律、案件质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强化时间节点要求,对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扶贫领域履职担责不力、政策落实不到位、工作方法简单不实等问题,坚持严查快办,严惩不贷,并强化通报曝光,真正做到真督、实查、立改。
2019年1月1日至8月31日,通过各类督查检查和直查直办,共发现扶贫领域问题线索60余起,立案查处20人,追缴资金25.47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7.56万元,下发扶贫领域典型案例通报17件,公开点名道姓通报曝光20人。 (衡东县纪委监委 伍婷婷)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