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岳麓:再轻的处理,也要做好“入心”文章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9-19 08:27 来源:三湘风纪网

    “谭主任,听说区纪委要我们单位党组对我进行提醒谈话处理,可是我越来越想不通了。”几天前,一位曾被抽调参加人大代表考察的考察组组长——文主任来到党风政风监督室,向我袒露心扉。“我辛辛苦苦帮忙做事,为什么还要受到处分呢?”
    对于文主任的到来,我感到有点突然。我想起,前不久区纪委监委对这位文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参与考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那次考察工作存在不细致、不到位的地方,拟对文主任等人进行提醒谈话处理。文主任是位老同志,对这个处理肯定有他的想法。我心里顿时有了底。“是组织对您提醒谈话,不是处分。”
    我请文主任坐下,用茶杯帮他泡了一杯绿茶。“我们全面分析了整个案情,认为你们考察组的工作是认真的,也是负责的,辛苦了。”我说这话的时候,文主任特别地抬起头,望了望我。
    “但是,客观地讲,在考察过程中,你们考察组还是对被考察对象的资料核实不准确。”文主任再次望着我,我稍稍加快了语速。“您看,考察对象的入党时间应为2006年7月,而你们考察资料上的入党时间为2005年5月;再比如,考察对象的学历情况你们没有按相关规定查阅档案……”。文主任欲言又止的样子。
    我趁机给他分析,这些看似不重要的内容,却对后来被考察对象身份的认定存在影响,工作中存在不细致、不到位是客观事实。而在对他们的处理上,考虑到他们几个是因为考察工作临时抽调成立的考察组,在考察过程中,时间紧、任务重;也考虑到调查期间他们积极配合,态度好,于是综合这些因素,提出了对文主任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提醒谈话的处理意见,并按程序报经区纪委、区委主要领导批准。
    我给文主任加了点茶,谈了自己对这个处理意见的看法:“一方面这是一个教训,我们希望通过提醒谈话,使你在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加认真、仔细;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警示和鞭策,希望你能正确面对……”
    经过我耐心细致的谈心谈话,文主任终于打开了心结,放下了包袱,满意而归。
    在文主任离开办公室后,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陷入深深的思考……说实话,之前对于给予提醒谈话的组织处理措施,我从内心里觉得既不影响工资、资金,又不影响升迁,还可以达到“咬耳抽袖”的效果,是一种体现严管和厚爱、激励和约束干部的好方式。对于部分轻微的、苗头性的问题,我们在工作中大力提倡使用这种措施进行处理。但是,如果谈话人操作不当,就会引起被处理人的心理负担和心理压力,影响工作、生活状态,毕竟,在他们心里,对于纪委作出的决定都是很敬畏的。我在心里给今后的调查处理工作划了线——那就是对于所有调查提出的处理意见都必须审慎,尽量是最合适的处理档次;同时,对于被处理人,不管是何种处理或是处分,哪怕是最轻的,也一定要做好谈心谈话和回访工作,消除心理负担,将对被处理人的影响减轻到最低。这应当是当好纪检监察干部的业务素养吧。(岳麓区纪委监委  谭金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