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理工大学:以党建引领促进作风转变 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

“村干部工作不积极,这得想想办法。”2018年3月,长沙理工大学驻村帮扶工作队正式入驻新宁县水庙镇枧杆山村,此时的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宋刘斌发现不少村干部上班迟到、办事不积极、工作比较散漫。为提高村干部的战斗力,发挥村干部在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宋刘斌带领工作队和村两委,大力开展党建工作,集中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以作风攻坚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一定成效。
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为充分教育和引领广大党员干部,工作队组织全村党员前往宛旦平烈士红色基地、花垣县十八洞村等地,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邀请长沙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付宏渊、新宁县人大副主任唐吉宏等领导来村讲党课,提升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坚定党员干部的“四个自信”;每月20日召开主题党日活动,将党员积分与爱心公益超市积分挂钩,确保主题党日活动成为党员学习教育的阵地和平台。另外,自长沙理工大学扶贫工作队驻村以来,学校全体校领导、35个职能部门及22个学院领导专家共计586人次来村开展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
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改善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思想理论是灵魂,制度建设是保障。为改善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工作队建成了380平方米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坚持“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制度,完善了村党支部、村委会各项制度,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村民议事会、党代表工作站、群众工作站、红白喜事理事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坚持“让群众好办事,为群众办好事”的理念,积极服务和影响广大党员和群众,构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由于工作成效突出,2019年4月16日,省委组织部指导的2019年省派驻村帮扶工作队长邵阳片区培训会在村文化大礼堂召开,枧杆山村生态脐橙园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作为观摩点,接受参会人员现场观摩。
以作风攻坚为抓手,助推产业精准扶贫。在党建文化的引领下,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明显得到了改善,战斗力明显得到了增强,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效。目前,枧杆山村成立了艺术团,翻修改建了500平方米的文化大礼堂,开展了学业表彰大会、文艺演出、科普文化讲座、红色电影展播、农业技术培训、五好家庭、环境卫生家庭及平安家庭示范户评比等活动,建成了文化大礼堂、农家书屋、芒果视听文化站、爱心公益超市、村级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健身场所等,因地制宜打造了“枧杆山村文化活动中心”。另外,全村组建了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了150亩高山生态脐橙园、100亩高标准有机水稻基地、30亩高山生态养殖场、5亩大棚种植基地等产业基地,建成运营1个扶贫车间,截至2019年8月底,投入各类资金超过1000万元,完成新宁县消费扶贫961.9万元的采购任务。(长沙理工大学)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