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念好“三字经” 让“微腐败”无处遁形

2019年1月以来,保靖县纪委监委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念好“三字经”,严惩“微腐败”,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一是抓好“监”字,强化科技监督。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科技监督,畅通群众信访举报渠道,精准发现问题线索。积极推进湘西为民村级微信群建设,前移监督关口,打通村级权力监督“最后一公里”。2019年以来,全县累计收到群众各类反映和诉求4500余条,限时办结率100%,扶贫领域信访总量较去年同比下降43.5%。开展大数据监督,发挥省“互联网+监督”试点县模范带头作用,初步构建起遍布县、乡、村三级的“互联网+监督”平台,对扶贫资金实现全过程监督,全面提升监督针对性和准确性。截止9月初,全县村级财务结账录入率为99.92%,位列全州第三。“互联网+监督”平台点击总量达到51877次,累计184154次,微信用户关注人数221人,累计3004人,村级群众访问量105次。今年以来,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全县共收到扶贫领域疑似问题线索163条,有效投诉举报33条。
二是抓实“治”字,整治落地见效。围绕生态扶贫开展“一棵树”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挤占挪用、截留私分或骗取套取生态补偿资金的问题,上半年,通过县林业局开展自查自纠,结合大数据比对,共检查生态扶贫项目5个,发现生态扶贫领域问题49个,完成整改45个,涉及项目资金412万元,核实问题线索6条,立案6件,共收缴违纪资金37万余元,退还群众资金5万余元。围绕产业扶贫开展“一块地”专项治理,重点整治弄虚作假、盲目跟风、脱离实际、违背群众意愿、浪费扶贫资金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自产业扶贫自查自纠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共完成产业扶贫主体自查自纠项目496个,发现问题152个,完成整改120个,正在整改32个。
三是抓紧“严”字,持续高压惩腐。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对胆敢向扶贫民生资金伸手的行为决不手软。2019年1月到9月初,全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共立案55件,结案44件,党纪政务处分44人,诫勉谈话22人,谈话提醒99人,归位、收缴违纪资金623万余元。加大直查直办力度,坚持“群众反映的问题,再小的事都是大事”原则,对反映集中、问题突出的线索提级直查直办,严格做到“无积压”“零暂存”,县纪委监委直接立案查处村干部7人。强化警示教育,在“保靖纪检监察”微信公众号上通报12起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典型案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以案示警、以案释纪,发挥“查处一起、警示一片”的震慑作用。(保靖县纪委监委 田绍康)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