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桃江:扶贫走访唤醒“党员”初心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9-19 17:19 来源:三湘风纪网

    不久前,我被抽调参加桃江县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督查,负责数据复核现场核查。一天一个乡镇一个贫困村,3天时间,我与同组同志一起,分类别按比例实地走访核查了未脱贫户、已脱贫户、返贫户、清退户共计60余户,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修山镇花桥港村清退户高翁妈。
    初接触,老人情绪激动,很是愤怒,知晓我们来意后,即连珠炮般发问:“你们正好来给我评评理,我原是贫困户,可前两天村上通知我,说我被清退了。这是什么道理咯?那么多人都能享受的惠民政策,怎么我一个为党工作多年的老太婆,就不能享受了?”
    环视这栋屋内屋外清洁整齐、装修一新的农家小楼,我不免心生疑惑,这样的条件怎么也无法与贫困户联系到一起。高翁妈是怎样评上贫困户的?现在又被清退,这当中到底有什么误会?
    在村干部的解释中,我逐渐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现年82岁的高翁妈,是一名干过20多年村妇女主任的老党员,因身患高血压等老年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每月除不到200元的农村养老金和计划生育奖扶金外,没有其他收入,全靠两个已经出嫁的女儿赡养。2017年春汛时,又被山洪冲毁了房屋和庄稼。
    村委解释:“基于高翁妈家遭灾的缘故,又考虑到她在村上工作多年,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组织上想尽力给点关心照顾,于是打了政策的“擦边球”,将其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看能否在修缮毁损房屋时,争取一个危房改造指标,给予适当补贴。但在精准识贫清查时,因其户口随迁女儿家,而其女婿名下拥有一辆运输用小面包车而被清退。”
    “农户家遭灾,需要修缮毁损房屋,符合条件的话,有关部门自会按政策按程序来确定是否补贴,怎么可以打精准扶贫政策的主意?组织关心咱们的同志,形式有很多种,怎么能让国家政策变形走样呢?当然,好在你们及时进行了纠正!”我当场对村委之前的做法提出了严厉批评。
    听了我与村干部的对话,高翁妈急了,“可我又是病,又是灾,又没房子住,如今只能住女儿家,生活确实困难,怎么就不够纳入贫困户的标准呢?”说着,她掏出大大小小的药瓶,又带我们查看了她家冲毁的墙……
    “高翁妈,您老80多岁了,女儿该尽义务赡养您了,如果您只向国家要政策,硬要享受精准扶贫政策,是不是把您女儿的义务与权利给剥夺了?”
    “这个……”高翁妈有点惭愧地低下了头。
    “您是老党员,道理、政策您比我懂,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是为了帮助比您更困难的人的呀。”我继续晓之以理。
    可能是提及“老党员”的身份,触动了高翁妈,沉默过后,她变得豁然开朗起来。“是的,我是老党员,不能拖国家的后腿,更不能让组织为难,我有女儿养,哈哈。”从老人爽朗的笑声中我知道她接受了被清退出精准扶贫对象的事实。
    通过正风肃纪,唤醒初心,一次监督检查,让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身为纪检监察干部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是呀,党员干部出问题,党风政风出异变,组织都难辞其咎。身为纪检监察干部,我们就要为组织当好“保健医生”“护林员”,用心倾情,在监督执纪中唤醒初心、守护初心。(桃江县纪委监委 刘淑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