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安乡:手背上的“红指痕”,“辣”并快乐着

鹿角解,蝉始鸣。我迫不及待要去看看帮扶户陈某某家易地搬迁的新房。
“李主任,俺孙儿通过免费学习驾驶技术找到了工作,儿媳也住上了新房,真不晓得怎么感谢你,这包烟是我攒起留给你的。”满脸洋溢着幸福的陈奶奶边说边把一包黄壳芙蓉王烟往我口兜里塞。
“烟我不能要,这些是我们应该做的,都是享受的国家政策。你们家虽已脱贫但不脱政策,有困难就给我打电话。”老人家布满粗茧的手一直抓着我的口袋不放,还好我瞅准时机挣脱告别。
“李主任,你的手怎么红了?”从扶贫点回来的路上,新进同事小李提醒我。
“咦?”“哦哦,难怪我总感觉手背有点‘辣’,估计是刚刚陈奶奶揪住我往口袋塞烟留下的,没事。”二条红指痕一直延伸到小臂,回想起三年的扶贫路,顿时“辣”感不在,一份“欣慰”涌上心头。
三年前一个雨天,我坐车近两个小时才到焦圻镇长乐村,沿着二组的泥泞小路一步一滑,来到结对帮扶户陈某某家,眼前的情境让我无限惆怅:先天哑巴汉子和弱智妻子无法沟通,破败的三间瓦房难遮风雨。如何脱得了贫?一股酸楚涌上心头。
“这个屋里的人饭都难搞到嘴里,还打人,你快点走。”不远处年迈的老人警惕地望着我。
我立马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扶贫帮扶的目的,老人家半信半疑地告诉我:“我们俩老年纪大了,俺儿子是个哑巴,儿媳妇是个弱智,三天两头往外跑,帮我的聋哑儿媳难啊!”。
看着陈奶奶的怀疑眼神,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出“成绩”。
通过多次上门沟通,在乡村干部和县直职能部门的帮助下,我们共同为陈家制定了“兜底保障”、“易地搬迁”、“免费学习B照”等帮扶计划,分别在2017年、2018年逐一落实。
“这也是纪检干部的使命吧!跟办案一样有成就感,你说是不是?”小李被我这突如其来的感慨给弄懵了,这也许是只有众多踏踏实实走过这三年扶贫路的扶贫干部才能懂的满足和快乐。(安乡县纪委监委 李学成)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