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北塔:优化的“扶贫特惠保”报销体验

“罗师傅,我是北塔区纪委的小张,我想问下你,最近有没有去报销’特惠保”啊?花了多长的时间,手续麻烦么?”9月一天,纪检干部张帆给贫困户打电话,了解新的“扶贫特惠保”报销方式启动后,贫困户的反响如何。
事情还得从两个月前的一次日常巡查说起。那天,张帆在区医保局服务大厅里,发现一位年近60岁的大叔眉头紧锁,神色凝重,嘴里还不断嘟囔着:“我已经来了两次了,还要来,不晓得还要好久才搞的好哦。”张帆赶紧向他询问具体情况,大叔姓罗,是同兴村的一位贫困户,因大病住院来报销“扶贫特惠保”的,这已经是第二次来服务大厅办理了。第一次是没碰到保险公司人,得知保险公司只有每周三、周四两天才会来人。这次周三罗师傅特意赶个早来,苦苦等了近两个小时,还是迟迟没有等到保险公司的人来,打电话给保险公司却被告知负责报销的工作人员换了人,新的业务员还没明确,要等几天才行。罗师傅一脸无奈,不满地抱怨着。听到罗师傅的一番诉苦,张帆发现 “特惠保”报销存在很大的问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情况。
原来,政府为所有贫困户购买了“扶贫特惠保险”,参保的贫困户受到意外伤害或家庭财产受到损失时,都可以进行报销。特别是贫困人员因病住院后,可对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的费用进行二三次报销。这本是一个利民惠民的好政策,可以大大减轻贫困群众看病就医的压力,可是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约束机制,承担 “特惠保”的保险公司没有定时定人办理赔付业务,导致老百姓前来报账的时候,要么碰不到人,要么就是等半天。一次报账办下来,少则走两三趟,多则四五次,往往十天半个月才能办好,老百姓为此意见很大,好好的惠民工程变成了忧民工程。
得知这一情况后,区纪委监委领导明确批示,必须采取有力措施,监督有关部门简化老百姓的报销流程,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立马由区纪委监委牵头,组织区扶贫办、区医保局等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协商,就如何做好“特惠保”赔付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划。
接下来的一系列工作,张帆全程参与监督:“特惠保”赔付结算清零行动、与原保险公司终止合同、调整新的承保公司、报销款实行“一卡通”发放、报销流程 “一站式”结算……经过两个月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两家新的承保公司在8月底开始履约,每天都有专人按时到医保服务大厅办理“特惠保”业务,再也没有出现老百姓碰不到人的情况了。“特惠保”真正实现了大病保险与农村医疗救助的“一站式服务”,切实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撑起医疗救助的“保护伞”。
电话里,罗师傅告诉她,现在去办理“特惠保”业务,第一天去交资料,第二天办好审批,第三天赔付款就打在卡上了。听到这里,张帆开心地笑了。(北塔区纪委监委 廖发秀)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