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紧扣四个环节 全力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

今年以来,攸县纪委监委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紧抓住统筹谋划、查摆问题、执纪问责、整改落实四个关键环节,不断加大监督执纪问责力度,为全县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牵住“牛鼻子”,高站位统筹谋划。对照中央“五级书记抓扶贫”的工作要求,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督促县、乡、村三级将脱贫攻坚和专项治理同步研究、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在县纪委监委实行“一中心六战区”的工作机制,设立大监督中心,所有乡镇(街道)、部门单位按照区域位置相近、工作职能相似的原则划分为六大战区,实行“战区化”管理,明确把扶贫领城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全县纪检监察工作重点,实行“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调度、全年总考核”,确保形成专项治理合力。
织密“监督网”,全方位查摆问题。坚持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结合,一方面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县扶贫办、财政、审计、发改、民政、住建等扶贫责任部门主动履职,对扶贫项目实施及扶贫资金拨付、使用、管理等环节进行全面监督监管,排查廉政风险点。另一方面,对照省专治办开展扶贫领域“一季一专题”的工作要求,牵头开展产业扶贫、生态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和教育扶贫等专题治理,坚持问题导向,通过实施单位自查、监管单位核查、专治办联合督查的“三级检查”方式, 实施全方位、多轮次精准监督,确保监督检查不留死角。
亮出“问责剑”,零容忍追责问责。建立“来源多元、分类规范、出口一致”扶贫领域问题线索综合处理机制,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实行挂牌督办,从问题受理、线索初核到案件办结,全程跟进;对中央省市纪委交办、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办理以及群众反映强烈且性质恶劣、情节严重、较为典型的3类问题线索,实行提级办理,严查快办;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直接责任,也追究领导责任,典型案例一律点名道姓通报曝光,用铁的纪律护航脱贫攻坚。
筑牢“防火墙”,深层次整改落实。针对专项治理中发现的问题,坚持惩防并举、源头防治的原则,实行“项目化”、“台账式”管理,列出整改清单,逐一对账销号。并督促责任单位举一反三,深入查找体制机制方面的薄弱环节,制定出台《攸县健康扶贫实施细则》《攸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起到“查处一个案件、堵塞一个漏洞、健全一个机制”的良好效果。
今年1-9月,该县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6个,处理71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3人,组织处理48人,追缴违纪资金59.3万元,清退群众资金50.3万元,下发通报7期31人次。(攸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