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益阳高新区:扶贫资金一分一毫总关情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09-27 16:45 来源:三湘风纪网

    “我叫莫某春,去年底,我银行账上提示发了100元特困慰问金,我是镇上敬老院院长,应该是村里搞错了慰问对象,我打电话向村干部反映,结果他们说没搞错。我就把钱送给了村里一位癌症患者。我想请你们纪委去问问到底怎么回事。”今年春节刚过,我和同事们到村里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督查,刚到谢林港镇复兴村,就接到了这样一个“自我揭发”的群众反映。
    “群众能自我揭发,说明他思想觉悟高,对扶贫工作高度关注,我们一定要查个清楚,问个明白,给他一个满意答复。”带队督查的组长立即安排我和小舒了解情况。“你们先去村里,把去年的特困慰问资金、发放名单相关资料调取出来,再与村里的精准扶贫对象、困难对象进行对比,看村干部在发放慰问金时是否存在优亲厚友。”
    我和小舒到村委把资料调取查看,没有发现什么“猫腻”。但慰问名单中一个叫“郭某春”的引起了我们的警觉,与反映问题的莫某春只有一姓之差,中间是不是有什么关联。
     我们就直接上门找到郭某春,问他是否领取了100元慰问金。
    “去年底,小组长邓某告诉我,村里会给我娘发100元慰问金,她没有存折,就把我的名字和银行卡报上去了,说钱会直接打到卡上。但是不知咋的,年28那天,村干部刘某红送了100块钱上门,说是给我娘的慰问金。”听了郭某春的话,我们都觉得很蹊跷,现在的扶贫资金都是直接打卡,不走现金。
    于是,我们又找到该组组长邓某了解情况,“当初,报慰问名单时,我们组85岁的特困户周某没有存折,报的是她儿子‘郭某春’的名字,因为村干部刘某红搞错了,公示时写成了‘莫某春’,我提醒他后,名单经修改又重新公示了。”邓某觉得名单当场修改了,应该不会搞错。
    可是,不该拿慰问金的莫某春拿到了100块钱,周某的这100块到底从哪里来的呢?
    我们找到村干部刘某红,单刀直入问他100块钱是怎么回事?他听后,思量片刻,如实说道:“这都是我的工作不实、责任心不强造成的。”
    原来,去年底村里对慰问对象进行摸底时,刘某红没有挨家挨户上门,而是让各村民小组长把名单报上来,他将郭某春误以为是莫某春,公示时群众指出了错误,他当时交代人把名字改过来,哪知该人只修改了名字,导致钱还是打到了莫某春账户上。
    刘某红发现钱打错后,就自掏腰包将100块钱给周某送去。
    我们将情况向莫某春反馈时,他听到刘某红因扶贫工作作风不实被批评教育时,不好意思地说道:“我并不是存心要找他茬,现在国家扶贫力度大,好的政策不能一到我们基层就变味,我是希望通过你们提醒一下村干部,以后多注意。”
   “我们就是欢迎您这样较真的监督员,这样我们的脱贫工作才能扎实推进啊!”
    回来的路上,小舒感慨道:“扶贫作风严深细实,不仅是纪律要求,更承载了群众对全面从严治党下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的期许啊。”(益阳高新区纪工委 易晓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