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石门:退给老百姓的钱又捐回来了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10-12 16:46 来源:三湘风纪网

   “我捐300元!”“我捐500元……”
  9月10日,石门县南北镇金河村的村民们为了村里的道路建设,纷纷把捐款送到村主任手中。这原本是县纪委监委组织的退赔大会现场,可为什么村民收到退还资金后,又自愿捐款呢?事情得从十几年前说起。
  金河村地处湘鄂边陲,山高路险,交通不便,经济十分落后,属于贫困村。2007年,金河村由5个小村合并组而成,现设白竹山片、金河片等5个片区。因历史遗留问题多,该村信访问题占全镇80%以上。今年7月以来,县纪委就多次收到上级纪委下转的该村群众集体重复信访件,举报该村村民的林业项目补贴资金多年都没有按规发放到村民手中。
  县纪委监委对信访调查时了解到,由于地势险峻、自然条件恶劣,金河村白竹山片区一直未通公路。为了改善白竹山片区落后现状,该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实现“通路通心、强村富民”。
  2007年4月,该村向镇政府提交了《关于修建防火林道急需资金的报告》,希望争取林业项目资金修建林道,同时解决村民出行问题。2007年至2018年期间,金河村总共申报了项目资金197.5万元。
  然而金河村的“路”通了,村民的“心”却堵了。问题出在2009年,全县开始启动林地确权工作。根据林地确权结果显示,白竹山片区实施的林地项目中属于农户林地面积的补贴为148.79万元,涉及60户村民,经调查核实这些钱全部用于了该村的村级道路建设。去年初,一条拐了10多道弯的“天路”,越过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从金河村村部通到了白竹山。
  “这么多年,这些钱确实没有发放给村民,全部用来修路了。到现在为止,这条路总共已投入了256.64万元,后期的维护还要继续投入。”调查人员向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反映。
  “这么多钱,政府肯定没有钱给我们退!”几名上访群众议论纷纷。
  “既然这些钱是老百姓个人的,想尽千方百计也要一分不少地退还给群众!”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掷地有声地表态。
  南北镇党委主要领导也表态,“不管政府有多难,这笔钱一定想办法退还给他们,路还是照样修!”
  说退就退!镇党委书记、镇长负责对外筹集退赔资金,镇退赔小组牵头逐户上门进行面积核定、签订管护协议、资金核算,金河村继续负责“天路”的后续项目实施。
  这个偏远乡镇的党委政府顶着压力,兑现了给群众的承诺,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便将140余万元退还到村民手中。上访群众看到这届镇党委政府不仅没有推卸责任,而是想尽办法为他们解决问题,心也安定下来。
  据了解,该村八旬老人覃事法在村里住了一辈子,做梦都想修路,得知政府要给他们村修路后,立刻捐出多年积蓄6万多元。去年8月,白竹山村民覃事善在劳动时不慎受重伤,被人驱车送到医院抢救后脱险。事后,他感慨说:“如果公路没有修通,只能抬着步行去医院,我那么重的伤,估计在路上就没命了。”
  这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村民们在收到退款后,又积极捐钱的那一幕。“虽然当时用这些钱修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但是遇到问题,我们不能推诿扯皮,更不能新官不理旧事,要把工作重心放在化解矛盾上,只要是真心为老百姓办实事,群众就一定能理解支持,要有直面问题、敢于担当的勇气。”看到村民们收到退款后又积极地捐款,南北镇主要负责人内心是既欣慰又感动。(石门县纪委监委 邱晓明)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