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巧用“加减乘除”法 教育扶贫治理出实效

为狠刹教育扶贫领域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教书育人环境, 今年第三季度,炎陵县纪委监委在夯实责任、深挖线索、综合监督、执纪审查上狠下功夫,巧用“加、减、乘、除”法,确保“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题治理”取得实效。
夯实责任“加”压力。制定《炎陵县“教育扶贫”治理专题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列出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三张清单”,督促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组照单履责,压实监督责任。同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督促县教育、财政、人社、扶贫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切实发挥好监管职责。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每月带队到乡镇和部门开展3次以上督导调研,层层传导压力。7月以来,共开展督导调研10余次。
深挖线索“减”问题。各监督检查组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教育扶贫”相关政策文件要求,紧盯教育扶贫资金发放、教辅材料征订、学校食堂等问题易发的领域和关口,对监督检查区域内的“教育扶贫”项目进行全面排查。集中治理期间,全县共检查教育扶贫项目94个,涉及金额6000万余元,发现并查处问题12个。
综合监督“乘”倍升。在专题治理过程中,推行县纪委监委全面监督、职能部门直接监督、乡镇纪委属地监督和群众监督“3+1>4”一体化监督模式,做到监督检查全覆盖、无遗漏。对发现问题较多、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集中的领域进行重点监督、“加倍”监督。力求每一个教育扶贫项目的“阳光”真正惠及每一位贫困学生。
正风肃纪“除”腐败。该县纪委监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初核,立案审查6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人,组织处理9人,追缴违纪资金113.91万元,清退违纪资金2.1万元,督促整改问题12个。对自查自纠工作“走过场”、整改不及时不到位,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领导干部和责任人予以坚决问责,对查处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及各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再督查”,达到 “查处一批案件,规范一个领域”的效果。(炎陵县纪委监委 李蓓)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