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桃江:“我们必须弄清楚”

“真要去谢家坪?你们这个车子上不去。”今年5月28日,在对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进行监督检查时,村民向我们监督检查小组说到。
这是一份善意的提醒,也夹杂着或多或少的质疑,村民们不相信这些县里来的干部会真的爬到山上去看现场。“你们真要去XXX家?”“你们真的要去看项目现场?”……不仅仅是村民,监督检查中时常有党员干部也这样反问。
无一例外, 每一次我们的回答都斩钉截铁:“是的,我们必须弄清楚。”
弄清楚事实,是工作对我们的基本的要求之一。
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规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搬入新房子之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拆除原有或不适宜居住的旧房。谢家坪村隶属于桃江县松木塘镇响涛园社区,是全县海拔最高的自然村落,2017年和2018年相继有7户贫困户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按照规定理应拆除旧房。
那天在走访群众过程中,我们听到了不同的声音,有些人说山上的旧房子已经拆了,有些人说没有拆除,到底是否已经拆除,根据走访得来的情况我们无法确定,更不能凭空推断,组长决定要上山到谢家坪把事情弄清楚,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一路颠簸,车子停在了路旁,后面的路只能靠双腿!
提着公文袋,拿上水杯,我们一行人朝山上出发。还好,早年山坡荆棘丛里的小路已经被黄土路面的“毛公路”取代,路面还算平整,只是极为陡峭,再加上烈日灼晒,不一会儿就大汗淋漓了,虽说平日经常下乡调查、走访,但像今天这样的,还是头一次。
大约四十多分钟后,一片梯田和几栋土墙房出现在我们眼前:终于到达了谢家坪村。
“为了能吃上口白米饭,几十年前我从田少的山下嫁到了山上。”“2008年冰灾,出不去,有个人生病了看不上医生,就病死了。”“山里楠竹倒是多,就是难以运出去。”……不速之客的到来引得村民们都聚拢了过来,端出用山泉水泡上的盐姜芝麻热茶,你一句,我一句,争先恐后地倾诉他们生活里的不易。
聊天过程中,对村子及居民的家庭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也对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致贫原因、家庭现状和“搬新房、拆旧房”都做了详细询问:2017年已经搬进新房的有2户贫困户旧房已经拆除,我们去看了拆除后的宅基地还残留有断木泥砖等物,还有两户因经常要回来打临工砍山,就申请了保留旧房,2018年的3户根据县里统一政策,要在下个月底才搬进新房,旧房暂时没拆,谢家坪的易地扶贫搬迁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没有问题的。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自从去年调入纪检监察岗位后,我对毛主席的这句至理名言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党和国家赋予了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执纪、问责”的神圣使命和职责,“板子”是否打得对、打得准,既关系到涉事党员干部的切身利益,也体现党纪党规和纪检监察工作的权威性、严肃性。每一个疑问的解答、每一条问题线索的证实、每一份文件的发出、每一个决定的做出都要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这既是对工作、对他人、对自己的充分负责,也是坚守公平公正、做到履职精准的大前提。(桃江县纪委监委 黄芬 文旭升 )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