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石门:爱说“怪话”的胡大姐变了

“李书记,感谢你解开了我的心结,以后我再也不说‘怪话’了。” 9月,在我第四次走访帮扶对象胡大姐后,她终于弄明白了两年前她享受的400元春节慰问金的去向。
事情还得从今年7月说起。我首次走访胡大姐一家,一进门,我便简单做了个自我介绍,“胡大姐,我是刚调来三圣工作的纪委书记小李,从今天起我就是您家的结对帮扶责任人了,有什么困难,您都可以和我联系。”
胡大姐没有给我好脸色,张口就抱怨道,“李书记,我这个人爱说‘怪话’,你看我家虽然是2014年纳入的建档立卡户,除了交通条件方面享受到了政策,其他真没有享受到什么扶贫政策,组上其他农户还以为我家沾了什么便宜,到处讲我家‘闲话’。”
初次的接触,我发现胡大姐一家十分勤劳肯干,在2015年就已经脱贫摘帽了,但他们一家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却并不高,特别是胡大姐,常常把说“怪话”挂在嘴边。
为了找准胡大姐讲“怪话”的病根,我立马来到了象牙坪村村部。“郭书记,今天我走访了胡大姐,她家今年种了十余亩水稻,养了一头牛、四头猪和二十多只鸡,稳定脱贫肯定是没问题了,但她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却不高,喜欢讲‘怪话’,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她家该享受的政策都享受了,但是这个胡姐老是觉得自己家没享受什么扶贫政策,说‘怪话’已经成了她的口头禅了,下次我跟你一起去走访。”郭书记回答道。
过了半个月,我和郭书记一起来到胡大姐家走访。胡大姐看到我们俩后说:“郭书记今天也来了,我说个‘怪话’啊,怎么别人住院之后有补助,我去年住院了,村上怎么没给我补钱哦?”
郭书记回答说:“胡姐,你们建档立卡户住院是可以享受先诊疗后付费以及90%报销比例的优惠政策,年底,根据村民代表评议,还可以享受春节慰问金。但是没有村上补钱这个事。”
经郭书记回忆,胡大姐享受过一次400元春节慰问金,当时还给乡政府上报了她的银行卡号、身份证号码,这个钱应该由是乡政府统一打卡发放了。“你把你本人的社保卡拿来,我拍个照,回村里了,我再核对一下卡号,看是不是打错了。”
“郭支书,那这件事你给我放在心里啊,本来我家享受的政策就不多,你一定给我搞明白这个钱是怎么回事啊!”胡大姐强调道。
走出胡大姐家后,我终于明白了,“消失”的400元春节慰问金在她心里埋下了一根 “刺”,导致她把说“怪话”当做口头禅,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也逐日降低。我和郭书记商量,马上核实给她打卡发放春节慰问金的时间和卡号,并第一时间告知她。
中秋前夕,我一个人再次走访了胡大姐家。“李书记,谢谢你来给我们家拜节。我还是要说个‘怪话’,那个钱郭书记说是已经打到我农村商业银行的卡上,但是我去取钱,卡里根本就没钱!”胡大姐有点愤愤不平。
“胡大姐,您别担心,咱村里的金融村官就是农村商业银行的陈主任,我要他跟您查查那张卡的流水,一切就都清楚了!”我拍了拍胡大姐肩膀说道。
几天后,陈主任将银行流水的照片通过微信发送过来,我们终于弄明白了春节慰问金的去向。2017年,胡大姐因病住院了一段时间,村里考虑到她家的困难,年底给她申请了春节慰问金。2018年2月,乡民政所已将400元慰问金打卡发放,一个月后,胡大姐分四次将钱取走了。
国庆节后,我和郭书记又来到胡大姐家,跟她说明了慰问金的来龙去脉。原来,胡大姐错把自己2017年住院时间记成了2018年,认为自己今年没有享受到春节慰问金,觉得很委屈。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四次上门走访,我终于拔掉了胡大姐心中的“刺”,治好了她爱说“怪话”的毛病,也让她们一家感受到了乡村两级干部真金白银、真心实意的结对帮扶。(石门县纪委监委 李婷)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