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采取“2+5+1”方式强化教育扶贫领域督查

“李亦同学,你现在读初几了啊?”“初二。”“按照政策,你能享受寄宿生生活补助,你的这个补助拿到了吗?”“拿到了,打到我的卡里了。”“学校有没有找你收取什么费用啊?”“除了开学时收了伙食费外,这个学期没有交过其他的钱。”近日,长沙县聚焦教育扶贫工作开展主题教育“整治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组织3个督查组,对各县属学校、镇街中心学校、民办学校、县特殊教育学校等单位的教育扶贫工作,开展监督检查。
督查采取“2+5+1”的方式进行。“2”即两随机,随机抽选被督查学校,随机抽选在校贫困家庭学生并单独了解情况,确保督查不走过场。“5”即五核查,核查长沙县户籍建档立卡学生台账与镇街扶贫办确定名单是否相对应,按学籍建立的建档立卡四类学生台账与省“一单式”系统人数是否相对应;核查长沙县户籍建档立卡学生是否与各校在读学生名单及外地就读学生名单是否相对应;核查建档立卡学生受助资金台账与银行打卡回单及财务付款单是否相对应;核查送教上门学生名单与工作台账中的过程记录是否相对应;核查“全面改薄”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情况及学校收费情况。“1”即一调查,调查随机抽选的部分学生有无被学校乱收费等情况。
从此次督查了解的情况来看,全县教育扶贫工作整体情况较好,但仍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少数学生学籍手续办理不及时从而导致享受资助政策的学生名单确定不及时,享受资助的时间被推迟。二是部分镇街和学校之间没有及时对接扶贫资金发放信息,导致一个家庭“两孩异校就读”的发放信息要反复核对,需要多次打卡发放。三是个别学校没有按照相关规定要求做好对建档立卡等四类学生的资助档案管理工作。
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长沙县已责成相关部门立行立改,未发放到位的补助资金已全部通过惠农惠民“一卡通”系统发放到位,并协调解决了一户“两孩异校就读”的资金发放问题。就档案整理提出具体举措,引导科学分类,进一步加强扶贫档案管理。同时,要求全县各有关单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干事的工作作风做好教育扶贫工作,确保教育扶贫政策落地生根。(长沙县纪委监委 瞿文斌)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