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新邵:“带着板凳进村”解误会

9月19日,县纪委联合司法所、综治办等7个部门开展“带着板凳进村”活动,我随纪委书记刘海峰一行来到迎光村接访。
“刘书记,我想向你们反映一个情况。我的房子今年在改建,想申请危房改造补助,但是村里一直不同意。”不一会儿,一名看起来有点激动的彭姓男子跑过来反映自家房子不能申请危房改造补助的问题。
“老乡你好,你慢慢说,有什么问题我们调查核实后都会一一答复你。”刘书记首先安抚这名男子的情绪,待他平静下来后仔细询问其事情缘由。
原来,这名男子是迎光村10组村民彭亮,多年不住在家里,房子无人打理,加上风吹日晒,有倾倒的迹象,今年特地回来改建房子。在进行房屋改建时,听邻居说可以申请危房改造,国家会给予一定的补助。于是彭亮就向村里申报,但是村里没有批准他的申请。“我家的房子已经几十年了,现在破旧得不成样子,下雨漏雨、刮风透风。我今天还特意把拍摄的房屋照片带来了,请领导帮忙看看。”
刘书记看完照片后,立即让我们接访组与村里负责人联系,并安排人到周边走访调查。经调查了解,原来彭亮在兰州做餐饮生意。村里因为他在兰州经商就没有同意他的申请。
“你在兰州做生意,办理了营业执照没有?”刘书记问道。
“有的,在兰州做生意,没有营业执照不让做。”彭亮说。
“根据国家文件要求,家里有购买商品房的;家里有轿车或者大型机械的;家里有财政供养人员的;经商办企业的四类对象不能列入危房改造。由于你在兰州经商,你家房子改造是不能列入危房改造的。”刘书记耐心地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我没搞清楚这个政策。”彭亮摸着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以为是村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或者为了捞好处费故意为难我。是我误会了。”原本心中不平的他终于释然。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纪检监察干部要以开展“带着板凳进村”活动为契机,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干担当,深入农家院落,倾听群众诉求。对查否的信访举报做好政策解释,对属实的进行严厉惩处,及时将矛盾化解在基层一线,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新邵县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