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安化:“夏干部”扶贫记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10-31 16:47 来源:三湘风纪网

    10月16日,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来临的前一天,安化县召开了2019年国家扶贫日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三季度工作讲评会议,会议表彰了50名“驻村工作队员突出代表”,而安化县 纪委驻柘溪镇唐溪村工作队队员夏铁军就是其中一人。
    2018年3月,夏铁军担任安化县柘溪镇唐溪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基层扶贫干部。一年多来,他走遍了唐溪村的每一条山路,丈量了村庄每一寸土地,也熟知着每一户人家的生活情况。村民见到他,隔老远就会热情地招呼一声,“夏干部!”
    但事实上,刚驻村时,夏铁军心里是惶恐忐忑的。
    那时,他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找不清路。唐溪村是典型的库区山区地貌,山陡路弯,地形复杂。整个大村由毛坪、辰益、安红、大竹、清溪、云火六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有13个村民小组。但小村与小村,小组与小组之间相隔甚远,如其中一个小村的三个小组分布在三座不同的高山上,要去往组上甚至要绕道其他村才能到达。
    为了熟悉环境,夏铁军和扶贫工作队花了一个月时间访遍了全村的各个角落,上到住在一千多米高山的人家,下到紧靠库区水域的渔民,车子到不了的走路去,走路去不了的就划船去。于是,在刚去唐溪的几个月时间里,他就自学掌握了划渔船技能。
这样下来,扶贫工作队很快就将唐溪村的情况掌握清楚了。
    贫困户张建党居住在高山上,只有一条“毛公路”出行,且常年雨水冲刷无法通车。山上其他村民都已搬迁下来,但他和瘫痪在床的80岁老母只想住在老屋,守着祖业。
    “考虑到他家出行不便,我每月都会徒步一个小时,带些生活用品给他,看望老人家,时间长了,就和他成了好朋友。”夏铁军说,扶贫先扶志,经过与张建党深入交谈,再综合考虑他的家庭实际情况,夏铁军与扶贫工作队商讨,为他“私人订制”了一条发展养殖产业的脱贫之路。
    “但他心里有很多顾虑,不是担心本钱不够,就是担心养殖技术不行。为了打消他的顾虑,我一个月三次上门做他工作。鼓励他购买了2头猪,3头牛在家饲养。”2018年底,张建党养殖的牲畜全部出售,收入4万元,除去本钱盈利达到了2万元,顺利实现稳定脱贫。从此,张建党对这位“夏干部”心服口服。
    2018年4月22日周末,夏铁军本来在家陪伴不到一岁的女儿,然而天气骤变,下起了一场大暴雨。独居老人刘显民、李荷花家屋后刚被定为地质灾害点,前段时间正在进行除险施工。想到可能会发生灾害,夏铁军立刻开车赶到了两位老人家里。
    “下雨山路不好走的。”看到冒雨连夜赶来的“夏干部”,两位老人既感动又担心。
    而夏铁军仔细查看完后山排水情况以及老人房屋情况后,才稍稍放下心。为了防止雨水增多导致后山滑坡,又与老人一起上山疏通排水沟渠,排除滑坡隐患,直到雨水变小才回到村部。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这是夏铁军的初心。自驻村以来,他全身心的投入到扶贫工作中,虽然家里离所驻村只有三十公里路程,但除了进城对接工作,基本上每个工作日都待在村里,工作忙的时候最长有将近二十六天没回家,几乎将家安在了唐溪村。
    “正是扶贫工作队所有人都有这种扎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唐溪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才屡屡受到上级表扬和认可。”安化县纪委县监委分管扶贫工作负责人说。2018年10月1日,在扶贫工作队努力下,安化唐溪岐山界茶业有限公司“扶贫车间”揭牌成立,目前该车间年产鲜叶可达10万斤,年产值约200万元。此外,唐溪村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熟食猪养殖合作社、土鸡养殖合作社、黑山羊养殖等几家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全村109户贫困户已有99户顺利脱贫,其余贫困户脱贫计划正在推进。
    清风微拂,暖阳初照,青翠茶园卧伏在巍峨群山中,叮咚泉声在山间隐隐回荡,在干群共同努力下,闯出致富新路的唐溪村愈加澄净动人。(安化县纪委监委 阳艳妮)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