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聚焦教育扶贫精准落实 退还群众资金126万元

“现在享受的‘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资金,对我的学习生活帮助很大。”近日,益阳高级技工学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肖同学高兴地表示,自己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今年7月,益阳市纪委监委通过数据比对发现,肖某等15名赫山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未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资金,该问题线索查实后立即得到纠正。这是益阳市开展教育扶贫集中治理的一个缩影。
根据省纪委省监委“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工作部署,益阳市认真落实“义务教育有保障”工作要求,重点聚焦“控辍保学”、贫困学生识别资助不精准等部位,对教育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进行全面扫描,及时整改到位。
督促教育主管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一是确保建档立卡学生没有一个因贫失学辍学。各区县(市)教育局全员出动、交叉督办,全面排查各中小学控辍保学工作,核查贫困学生资助名单与资助金额,健全档案台账。全面提升学生资助工作保障水平;二是全面部署学生资助工作,要求各班级对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开展地毯式摸排。全市2019年秋季建档立卡学生为52874人,其中学前教育阶段7006人,义务教育阶段37646人,普通高中阶段4482人,职业中专阶段3740人。秋季学期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普高免学费、课本费、教辅材料费,中职免学费工作已基本完成;三是充分发挥“一单式”教育扶贫系统指导功能。每月按时更新控辍保学学生动态,初步核实各项学生资助基础数据,待省教育厅“一单式”系统更新后再查漏补缺,秋季助学金能在11月底前全部发放到位。
针对教育扶贫领域开展专项检查。在认真调研、摸清贫困学生底数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了精准资助台账。采取片区协作方式,组织干部进村入校、走访调查,面对面听取贫困户(学生)意见。用好用活“互联网+监督”平台,通过对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全国中小学学籍系统进行数据碰撞和比对,发现贫困学生未享受“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资金、非贫困户享受“补天窗”生补助资金等问题线索。对收受红包礼金、违规开班补课等行为开展明查暗访,对发现的典型违纪案件进行严肃通报。督促各相关单位查漏补缺,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国家惠民政策不漏掉一名贫困学生。
截至目前,该市教育扶贫治理工作共检查项目530个,发现问题线索188条,督促整改问题67个,立案60件,查处6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7人,追缴资金279.08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26.77万元,通报曝光12期15件24人,取得了良好的法纪效果和社会效应。(益阳市纪委市监委 曾毅 尹彩云)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