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洞口:连秀婶的幸福感

连秀婶是古楼乡鼓楼村烂草组人,在一次扶贫督查中,我们发现他老伴在2018年2月份的一次住院没有享受先诊疗后付费政策,且报销比例没有达到贫困户报销比例标准。随后,县纪委监委立即对乡党委书记提醒谈话、村党支部书记诫勉谈话,要求整改到位。
这不,我又接到了去烂草组再次回访连秀婶老两口的任务,看整改落实情况。
一路上,我们走的都是水泥路,虽弯道多,但不颠簸。没想到下车走了两分钟路就到了连秀婶家。
连秀婶和老伴正在晒玉米,两位80岁的老人如今身子看起来还挺硬朗。
“大叔、大婶,晒玉米呢……”
“用来喂鸡的,老头子,家里又来客人了。”连秀婶热情的招呼我们进屋。
“我们是县纪委监委的工作人员,今天主要是来了解一下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您老伴在2018年2月份的一次住院报销比例不是没有达到贫困户报销比例标准,请问后来有没有给您补偿到位?”
“这个事啊,补偿到位了的。县里和乡里的干部多次到我家里来核实过数额,我记得大概过了几天,存折上就多了1635元。”
“那您二老后来还有没有住过院?这个扶贫政策有没有再次享受?”
“还住过三次院。特别是去年过年时我生了一次大病前后共化费了38000多,这4000多元钱还是出院结算时才出的,现在到医院看病真的很方便。
“您家的帮护责任人是谁?有没有经常到您家来?”
“经常来,两个儿子和女儿都去广东打工去了,平时家里就我们俩个在家。这个干部每个月都来好几次,还经常打个电话嘘寒问暖,问问我们有什么困难。”
“那您知道您家还享受了什么其他的扶贫政策吗?”
“村里把我们一家6口都纳入了村里的清茶合作社。孙子读书时还享受了教育扶贫补助。现在儿子们一家去广东打工,政府还每年给补助交通补贴。”
对于我们的询问,80岁的连秀婶一点也不服“老”,回答起来十分顺溜。
“以前从来没想到会过上这么好的日子,现在走的是干净路,我崽一家每月有好几千的打工收入。我们有养老保险金,生病也有保障。”连秀婶满脸幸福。
如今,党的政策不仅像这倾撒在空坪上的阳光一样温暖,也始终如同这些玉米一样晒在监督的“阳光”之下。其实,老百姓关心的事很简单,就是能不能看得了病、读得上书、住得了房,日子越过越好。其实,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做的事也很简单,就是把这些“简单的事”一个个解决,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自然会“升”上来。(洞口县纪委监委 吴烨红)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