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益阳:以“群众获得感”为落脚点,扎实推进“社会兜底保障”专项治理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11-07 16:35 来源:三湘风纪网

    “政府现在办理效率真快,我的钱退回来了!”10月中旬,安化县江南镇茅坪村村民丁大叔拿到因社保缴纳失败补偿的330元后,直呼当初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向镇纪委反映问题,没想到结果令其分外满意。
    同一时段,移民大镇四季红镇纪委正在对当地2017年以来移民后扶资金发放情况进行一场地毯式的摸排调查,通过查看统计上报名册,派出所调取资料、实地走访农户等方式,共核查3508户9206人,走访60余户,发现疑似问题线索2起。走访过程中,一名移民老人激动地说:“移民后扶资金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移民的关怀照顾,你们来调查是维护老百姓的利益,我们一定支持!”
    11月初,沅江市将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专项督查中发现的一起违规问题交由市残联进行整改,对某镇残联专干谢某予以诫勉,并将案例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通报。
    精准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问题,典型通报强化警示……这些都是益阳市纪委市监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社会兜底保障”集中治理的缩影。
    今年10月份以来,益阳市纪委市监委结合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推进,多措并举扎实开展“社会兜底保障”集中治理和“一季一专题”回头看工作,深化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将监督向基层延伸,用一桩桩看得见的实事、摸得着的变化,努力换来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目前,该市纪委市监委正联合市扶贫办、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库区移民事务中心、市残联、市总工会等多家职能部门,重点聚焦低保户、特困供养户识别不精准问题、骗取医保资金问题、水库农村移民后扶补助问题、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保障问题、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生活救助问题、社会保障资金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盘剥克扣、截留挪用问题、社会保障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开展全面自查、专项督查和重点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能现场整改的,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向有关单位发出整改建议函。
    同时,市纪委市监委向15家扶贫主管单位发出提醒函,督促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履行到位。其中,市民政局深入做好兜底认定分类和标识,完善一户一档,及时做好兜底保障对象动态管理;规范和加强临时救助,防止优亲厚友、批条子、打招呼,防止临时救助福利化,确保政策严肃性;加大“救急难”工作力度,落实“应保尽保、应兜尽兜”,深入推进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工作。并率先在全省试行人脸识别系统,在家即可实现救助资格认证的服务,从源头上彻底杜绝“死亡保”和“僵尸保”。截止10月底,全市累计清退不符合条件低保对象1463户2610人, 累计纳入农村低保对象2685户4263人,其中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重病、重残对象纳入低保1669户2373人。市卫健委紧紧围绕实现“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的综合保障措施,针对今年以来开展的3次健康扶贫突出问题专题督查情况,重点对存在突出问题的8个方面进行了核实,对发现的5个方面问题提出了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将某人民医院未落实好贫困人口“先诊疗后付费”政策问题线索移送市纪委市监委。截止10月底,各部门单位在“社会兜底保障”集中治理中向市纪委市监委移送问题线索10余条,“一季一专题”专项治理中向市纪委市监委移送问题线索80余条。
    1-10月,该市核查处理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825起,党纪政务处分564人,组织处理836人,追缴资金4396.71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065.43万元。通过“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这个强有力的抓手,着力使问题发现在一线、化解在源头,让群众真正感受从严管党治党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身边,确保党的各项好政策真正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益阳市纪委市监委  尹彩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