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北湖:一麻袋红薯和米粑粑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11-08 08:33 来源:三湘风纪网

    北湖区仰天湖瑶族乡安源村地处南岭北麓骑田岭山系脚下,离郴州市约80公里左右。这里山高坡陡,沟深谷狭,靠天吃饭。
    心酸:家庭的困顿
    我的扶贫对象肖文军(化名)是安源村六组的一个普通农民。原本家里有5口人,三个儿子,大儿子13岁,次子11岁,三子8岁。因性格不合,2017年离婚,小儿子被判给了妻子。肖文军靠打临工养家糊口。
    第二次去他家,只看到俩孩子,明显营养不良。孩子们吃了这顿没下顿,让人心疼,我鼻子酸酸的,把带来的米、油、面条放家里就夺门而出。
    辗转微信联系上肖文军。他在青岛打工,从事室外建筑打胶工作。他不断给我发语音、图片、文字,介绍自己的工作,抱怨妻子的不是,控诉她剥夺自己的探视权。我是法官,孩子的探视权是未成年人利益保护层面考量的一种权利,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于是,我联系上了这个叫邓聪聪(化名)的女人,一番沟通后她同意前夫去探视。到最后,肖文军却放弃了,他连去娄底的路费都没有。
    九月肖文军回家了。因开学又增加了2000元外债。肖文军急得像热窝上的蚂蚁,托我给他找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方便照顾孩子。我其实早就有此意,可他身无所长,这事要从长计议。
    惊险:绝望的挣扎
    2018年11月份,去广州找了几天工作无功而返的肖文军,找到了我办公室。胡子拉杂,一脸的沧桑。“已讶衾枕冷”的深秋时节,他竟然还穿着夏衣夏裤。我回家拿了套老公没怎么穿的长外套送给了他。他告诉我,现在住老火车站旁招待所,要在郴州找工作。
    几天后一个早上,收到肖文军的微信,“骆大姐,非常感谢你的帮助,你是个好人。当你看到这条信息的时候,是人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时候。这一个礼拜我每天都是吃一顿饭、两个面包。该借的地方都借遍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希望你把这条信息留下来,不会对你有任何影响的,谢谢你了。”
    “你别急。”我只能这么安慰他,我没有告诉他,我已经跑遍了所有的装修公司,然很少有打胶这种业务。
    “你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希望你把这个信息留下来,不会有任何影响对您。我连自己温饱都没有办法解决了,更别说我的小孩子。看他们的命吧。”他回复道。
    发微信想要再次劝慰下他,被拒收?!一种“危险”的气息让我不禁发抖,我赶紧跟领导汇报,推掉了手头上的工作,电话联系上了他。
    我和几位同事赶到他住的某宾馆。房间里烟雾缭绕,烟味呛人,他则颓废地在房间里吞云吐雾。
    “你一个大男人,天塌下来也可以撑着,怎么寻死觅活,这么没出息?你这样子,让骆姐我很看不起你,知道吗?”我有点恨铁不成钢,想刺激下他。
     “你的孩子还那么小,你想过他们没有?再苦再累,你也要他们活下去啊。”
    “工作只是一时没有,困难也是暂时的。有手有脚的,肯吃苦总不会饿死。既然你叫我一声骆姐,姐也不会看你不管的是吧?”我继续循循善诱。
    “你还是回去看看孩子吧,放心,骆姐保证会给你找到工作。这是1000元,你先拿着救急。”经过几个小时的思想工作,在同事们的帮助下,我们终于把他送回了安源村。
感动:重燃的希望
    天无绝人之路,正当我为信誓旦旦的保证焦头烂额时,“大好人”从天而降。
    这天,我照例去工地找用工信息。一个《招工启事》引起我的注意。我把肖文军的情况跟工地老板曾总一说,没想到曾总是个豪爽人,直接说,你让他上我工地来,只要勤劳肯吃苦,工资就按照他说的数。
    我惊讶得合不拢嘴,恨不得对着这位“活菩萨”鞠上三个躬。煎熬了几个月,此刻竟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肖文军一家终于衣食有着落了。
    快过年了,我买了牛奶、粮油,去看望肖文军一家。肖文军家里年意浓浓,他正准备年货。见我来了,无论如何也要装一麻袋红薯和米粑粑给我,没有办法,我只好接过了他的好意,然后,悄悄塞了400元钱到他口袋里……
(北湖区纪委监委 周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