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新田:千里“下访”核查“危改金”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11-14 09:50 来源:三湘风纪网

    近日,湖南省新田县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对信访人郑三仔进行电话回访。郑三仔说,“谢谢大家,没想到你们能千里赶来,我很满意……”
    8月8日,一封反映陶岭镇楼下村郑三仔家的危房改造款3年了还没到位的举报信放在了县纪委监委信访室的案头。与此同时,永州市委第二专项巡察组也转来交办件,同样是反映郑三仔的危房改造款未落实到位的问题。
    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难道还真有人敢伸黑手?该县纪委监委随即成立了联合调查组,决定把事情弄清水落石出,给人民群众一个交代。
    郑三仔外出务工,调查组通过电话核实,确认他没领到钱。于是,又调取了银行帐户流水信息,但流水结果却显示,这3万元钱在2017年10月20日就已经打入了他的社保卡中。钱明明到账了,为什么却说没收到呢?
    “我没有社保卡,我的社保卡在郑建民那里,身份证也给过他。”郑三仔在电话里说道。郑建民是谁?莫非这3万块钱在他那儿?带着疑惑,调查组来到了楼下村进行走访。
    “郑建民是前任村支书,他和郑三仔是叔侄关系,他们都在广州市花都区打工,具体情况我们也不清楚……”调查组还从村干部中了解到,郑三仔孤身一人,一直未婚,所住的旧瓦房经县农村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鉴定为D级危房后,于2016年5月申请了危房改造。要查清真相,就要找到当事人。尽管从新田到花都,来往得辗转上千里路,可群众利益无小事,10月10日一大早,调查组一行2人就踏上前往花都的列车。
    “钱是我分两次取的,1万元给了郑三仔,另外2万元用于垫付修路款了,郑三仔知道这个事呀。”郑建民一口就承认是他取的钱。2016年时,郑三仔和他的三个兄弟与郑建民一共五家人都住在村里的“顶仔山”上,为方便出行,五家人经过协商,决定修通上山的路,修路的费用则由大家平摊。修路花了5万余元,全是郑建民先垫付。后来,考虑到郑三仔家庭困难,大家协商后决定不再要郑三仔出钱,改由郑建民出资2万元,郑家另外3兄弟各出1万元。
    “郑建民给了我1万,另外2万我帮我哥他们垫付修路款了……”在调查组的再三询问下,郑三仔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郑三仔的另外三兄弟也在外打工,修路款一直未给郑建民,得知郑三仔有3万元危改金后,他们便叫郑三仔先垫付给郑建民,但郑三仔只同意先帮忙垫付2万元。由于自己从未用过社保卡,郑三仔就将卡交给了郑建民代为取钱。郑建民拿到卡后分两次将钱取出,1万元当面给了郑三仔,另外2万则作为修路款使用了。“这2万元钱我哥他们一直也没还我,又不好意思去要,我在电话里说没领到钱,就是想通过你们把钱要回来。害你们跑这么远,给大家添麻烦了……”郑三仔惭愧地低下了头。
    事情真相大白,信访举报失实。8月10日17时,在调查组的见证下,郑家另外三兄弟将2万钱还给了郑三仔。郑三仔拉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并在“一见面三告知”登记表的信访人意见栏上写下了“满意”两字。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该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纪检监察信访工作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要事无俱细,来不得半点马虎。”近年来,该县纪委监委坚持信访举报及时受理、及时办理、及时反馈,严格落实包调查、包处理、包教育转化、包息访息诉、包稳定的“五包”责任制,做到发现问题处理彻底,不留矛盾隐患。同时,采取定向专访、上门走访、定期回访等方式,面对面听取群众呼声,深入了解群众信访源,减少存量、遏制增量,以此推动信访举报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年前3季度,该县纪委监委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66件,已办结53件,经回访,群众满意的信访件40件,满意度为83.3%,信访举报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98件,同比下降59.8%。(新田县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