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蓝山:打油钱别买醋!

“乡镇纪委是推动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载体,也是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必须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与水平。”近日,蓝山县楠市镇纪委书记徐盛丰,在全县纪检系统“从担当看初心”研讨会上,讲述了一个贫困户走访过程中发现违纪线索继而从严执纪的故事。
今年5月,徐盛丰按例前往甘溪村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行至村级活动中心时,便见两村妇坐在坪子里边带孩子边聊天。
“村里路灯搞好了,真是方便了不少!大晚上小孩子出来玩也安全很多了!”
“是啊,搭帮邓主任脑子活,晓得套出那4.8万生态公益林资金,不然这路灯有哈子等。”
两人一附一和,心细的徐盛丰听了之后一惊:就这么巧,一场偶遇也让我“听”了一条涉嫌套取扶贫领域资金的“问题线索”,看来等会回去要好好核实一番了。
经过连日的走访谈话和查阅账目,徐盛丰很快发现了其中的猫腻。原来,甘溪村在进行一项路灯建设工程,这当然是便民利民的好事,但却让村支两委班子犯了难。甘溪村作为大村,没有充足的集体经济做支撑,村民筹款数额也不多,导致此次路灯工程款还有很大的窟窿没有补上。面对工程老板和工人们不停地讨账,村委主任老邓便打起了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的主意。
“我只是想给村里做点好事,而且这个钱大家开会一致同意的,我觉得这个钱没有兜进我口袋算不得违纪吧?”面对徐盛丰的询问,老邓显然有些紧张。
“这4.8万元是生态公益林专项资金,俗话说打油的钱不买醋,专款必须专用。你是老党员、老干部,怎么能拆东墙补西墙,犯这样的错误呢?”徐盛丰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源。
“我现在才晓得国家财政资金要专款专用,本来我是出于好心,想尽快解决问题。但没有遵守工作纪律,反而搞出了新问题,我虚心接受组织处理。”
经过耐心开导、严厉教育,老邓终于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徐书记,您这是在挽救我啊,我一定吸取教训,日后的工作一定依规依纪按程序办理。”2019年5月24日,根据违纪事实,经楠市镇党委研究决定,给予老邓党内警告处分,4.8万元的公益林补助款也被及时退还到村账乡代管账户。
清正为民,播下三春雨;守正笃实,撑开一片天。各类扶贫专项资金既是脱贫攻坚战的“保障钱”,也是贫困村民的“保命钱”。干部即使是出于“好心”“公心”,扶贫资金也不能乱改乱用,一定要循规守矩,强化专款专用意识;基层组织要进一步健全扶贫专项资金动态监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也要严格层层把关,莫让打油钱买醋,铁纪护航扶贫路!(蓝山县纪委监委 秦英 袁梓舒)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