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星:从“被动查”到“主动防” 全方位当好扶贫领域“护林员”

“通过‘互联网+监督’平台数据碰撞比对分析,发现了系列疑似违规领取补贴问题线索。其中,有车人员领取补助数据1395条,去世人员领取补贴数据127条,……。”11月1日,娄星区“村级小微权力+互联网+监督”办公室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对通过平台数据碰撞比对分析出的有关问题线索进行现场交办,要求委机关各纪检监察室牵头,民政、有关乡镇街道参与配合,开展全覆盖调查核实。
这是娄星区从“被动查”到“主动防”,做深做实做细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一个缩影。
把专项治理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在抓紧抓实上下功夫。自全面铺开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区纪委监委聚焦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深刻检视列明清单,会同35个区直职能部门,对漠视群众利益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着力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紧迫问题。目前共查摆重点问题49条,制定整改措施72项,已整改34条,推动建章立制12项,整改完成率69%,通报了一批震慑力强的典型案例,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为指导实践的“行动清单”、推动工作的“成效清单”。
把警示警醒作为一项基础工作,在抓准抓实上求突破。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结合驻村帮扶工作不实、成效不好、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微腐败”等问题,开展党内谈话12341人次,其中谈心谈话10496人次,提醒谈话1286人次,履责约谈442人次,诫勉谈话105人次,谈话函询12人次,形成了主动监督与接受监督的浓厚氛围。坚持用“极少数”警示教育“关键少数”,组织近千名科级以上党员干部召开警示教育大会,1名受党纪轻处分的区直单位一把手向大会谈认识、谈打算,3名涉嫌违纪违法的党员干部现身说纪、说法,泣读手写的忏悔书。目前,共有78人主动交代问题,25人投案自首,主动上缴违纪违法所得538万元。
把问责问效作为一项重心工作,在抓严抓实上见成效。先后通过开展“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一卡通”清理整顿、扶贫领域专项巡察、整治欺诈骗取医保基金专项行动、平台大数据对比分析等工作,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118条,通过平台比对核查追缴违纪资金64万元,冻结并停止发放违纪发放的账户191户,清退“识贫不准”人员15人;发现违规骗取医保基金问题线索32个,暂停医保服务协议7家,退缴违规资金240余万元。
从以往的“被动查”转变到“主动防”后,实现了让有问题的干部知错就改,没有问题的受到教育和警示。目前,娄星区共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立案73件,党纪政务处分38人,组织处理56人,追缴资金581万元。(娄星区纪委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