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益阳:响鼓重锤,联动发力推进专项治理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11-21 17:22 来源:三湘风纪网

    益阳市纪委市监委认真落实2019年全省贫困县纪委书记例会精神,坚持“一盘棋”谋划、“抓短板”跟进,紧盯案件查处、清退资金和宣传工作三个关键,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奋力打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翻身仗。
    统筹安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一是统筹部署调度。5月中旬,组织部分涉及扶贫领域资金和项目派驻纪检监察组、各区县(市)纪委监委、乡镇纪委的主要负责人,召开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暨业务培训会,提出市县工作向一类迈进的目标,进一步统一齐抓共治的思想;6月份,对8个区县(市)和部分市直部门开展现场调度,对个别单位进行重点督办;7月底,组织召开市扶贫办、市发改委、市教育局等参加的15个市直扶贫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责任情况座谈会,督促对2017年以来的扶贫资金和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建立完善问题线索移交制度。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构共接到职能部门移送问题线索100余条。二是发出提醒函和监察建议书。督促市直扶贫责任单位履行好监管责任,向扶贫、发改、财政等15家市直部门发出《关于履行扶贫资金监管责任的提醒函》,截止10月底,相关职能单位主动查纠问题524个,向市纪委市监委移送问题线索80余起。有效督促单位查找不足,完善管理,堵塞漏洞。三是强化分析研判。出台《关于推进2019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七条措施》,将专项治理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各区县(市)和市直职能部门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并督促各级党委、纪委主要负责人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亲自调度。定期印发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情况的通报,统计分析数据,提出下步工作要求。 
    立足职责定位,精准监督执纪。一是持续推进“三察(查)一包”工作法。继续坚持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暗访督察、市纪委市监委派驻机构和扶贫职能部门联合开展对扶贫资金及项目的专项检查、市委派出巡察组对区县(市)全覆盖开展产业项目建设等专项巡察和重要扶贫领域案件由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案的创新做法,既查违纪人员又查行业部门监管人员,既查直接责任又查领导责任,推动有关部门对扶贫资金和项目管实管细管到位。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实行挂牌督办、销号管理,对上级交办的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和复杂疑难扶贫领域案件,一律直查直办。截止10月底,市纪委市监委班子成员对34件涉农信访举报实行包案,已办结17件,查处19人。二是推进“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聚焦5个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实施靶向精准治理,适时开展“回头看”,为确保专题取得实效,配套“一专题一督查”“一专题一交办”“一专题一通报”工作机制。利用“互联网+监督”平台大数据和网络在线实时监督优势,开展后台数据比对分析,发现解决问题。三是定期会议调度。对市专项治理领导小组主要成员单位实行定期例会调度,对各区县(市)专项治理工作情况多次召开专项会议调度,解决有关单位节奏缓慢、推进不力等问题,利用乡镇片区和派驻机构片组协作联动机制,有效提升集中治理质效。
    强化宣传教育,推进以案促改。一是发挥正面宣传和典型案例警示作用。截止10月底,在中央级媒体发表扶贫领域信息报道35篇,省级媒体285篇,市级媒体597篇;在“清风益阳”官网官微发布典型案例通报59期126人,在原创栏目“每周一案”发表案例剖析14期,“以案释纪”发表5期。二是发出专题通报压实处置责任。就处理省交办件“沅江市共华镇土地纠纷案”不直查、不及时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对沅江市纪委监委、共华镇党委政府和纪委,以及市专治办失职失责问题进行了点名通报,有效地警示了专项治理履职不力的行为。
    今年1-10月,该市共发现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317个,立案825件,办结566件,追缴违纪资金4396.71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065.43万元,内部通报129期706人,公开曝光113批次303人。当前,该市已将“一季一专题”集中治理工作纳入主题教育专项整治重要内容,为进一步巩固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高压态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提供坚强保障。(益阳市纪委市监委  雷菁华 尹彩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