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武陵:“扑了空”的蹲点接访

“全乡环境卫生最差,有事不找干部解决直接先越级上访,年终考核倒数第一的帽子戴下就没摘掉过……”以前只要一提到“大关庙”三个字,无不摇头摆手、谈“庙”色变。
今年6月,大关庙村被常德市纪委列为今年 “推进纪检监察重心下移,开展百村百企末端监督”的对象之一。
“组织安排我在大关庙村开展末端监督工作,这次下村蹲点接访,估计忙的够呛,咱们要备齐了笔墨……”简单进行了工作安排,我和蹲点干部出发了。
当车子驶入大关庙村后,映入眼帘却是干净整洁的马路,两侧是亮眼的村民住宅,很难在地上看到纸屑垃圾,难道是知道我们今天要来蹲点接访,提前做好了“工作”?
在村部前摆好办公桌,张贴好“武陵区纪监委蹲点公开接访”的条幅之后,我就开始紧盯着来来往往的村民,希望有所“收获”,不知不觉半个多小时过去,却不见村民前来咨询。
“怎么跟之前听到的大关庙村印象不一样了,这是咋回事?”我开始心生纳闷。
过了一会,此时正在村部前坪晒稻谷的村民老汉走了过来。
“这条路之前可害苦了我们,只要下点雨,路就泥泞不堪‘水漫金山’,要感谢梅书记帮我们修好了这条路。”老汉指着前面那条几百米的水泥路竖着大拇指告诉我们。
说明来意之后,老汉也打开了话匣子,大官庙村之所以变化大,要从新的村支书梅开会说起。
自从长年在外做生意的梅开会到大关庙村当村支书后,看到村里的现状,梅开会决心要改变本村落后的状况,刚上任就将全村的犄角旮旯跑了个遍,连续多天召开村干部会,提出今年必须完成的三大任务:修路、修渠、整治环境卫生。
目标确定好了,怎么干?梅开会从市里和镇上争取了项目。项目落地后,梅开会带着村干部直接现场办公,一人负责一件事,他负责总揽统筹。
车忙不过来的时候,他自己的车就变成了运输车,拉水泥、拉工具,贴钱贴力的事儿他自己从没算过细账,而村里的钱能省一角决不多花一分。
“以前全村大小近20余条沟渠杂草垃圾堵塞严重,一到夏天臭气熏天,而现在可是大变样了。”一同陪同过来的乡纪委书记胡蓉拿着手机对着照片插话说道。针对农村环境整治这个“老大难”问题,梅开会确实有一手。
他实行村干部分片负责机制,按照范围分片,每个村干部包一片,环境卫生情况纳入村干部绩效考核,并拿出自己每月当村支书的工资作奖励基金,并号召村民都参与到农村环境整治中,这一系列工作,让大关庙村大变样,也拉进了与村民的关系,村民有问题不去越级上访而是直接找梅开会说,他也会尽力给大家解决。
“今年咱们村里还评为村容村貌整治的示范村呢!”老汉指着村部门口的牌子讲道笑歪了嘴。
不知不觉已是下午6点多了,看来蹲点接访是“扑了空”,我们只好“扫兴”而归。
在回来的路上,夕阳染红了整片天空显得格外寂静,但是我们每个人心里开心,“只有支部书记发挥好‘领头雁’的作用,把散了的民心聚起来,使软弱的党组织强起来,让环境差的村庄美起来,大关庙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武陵区纪委监委 铁少清)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