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衡东:县纪委监委来了名“九五”后

今年7月的一天上午,一名头发花白的老人走进县纪委监委驻财政局纪检监察组办公室,他气喘吁吁,步履蹒跚地径自来到阳组长办公桌前,满脸焦急疲惫:“领导,你要为我作主啊,帮我解决实际困难!”
工作人员连忙起身,热情接待,为老人泡上一杯茶,平复老人的心情,细细倾听老人的诉求。
原来,该名老人名叫李某其,霞流镇居民,今年95岁,是一名贫困户,家中还有老伴,今年也将90岁,两人没有子女,老伴长年生病,自己也有高血压,靠政府接济,相依为命度日。国家对年满90岁的老人实行高龄津贴政策,李某其老人享受这个津贴已有几年,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拿着存折去取钱,可今年存折里却没有钱,老人便着了急,找到村上和镇政府,村干部和镇干部反复跟他解释,他便回了家。过了几天,老人还是不放心,一个人坐上公交车来了县城,先找了县民政局,又找到了县财政局,这才有了上面的那一幕。
95岁高龄老人冒着酷暑来组里反映情况,阳组长不敢有丝毫的马虎怠慢,他安抚着老人,让他在办公室稍作休息,以防老人因激动、炎热引起高血压。随后,阳组长亲自带着老人来到县乡财中心,找到乡财中心主任罗某,将老人的情况作了个简单的介绍。
“罗主任,李老年事已高,又是霞流镇的贫困户,来一趟很不容易,高龄津贴的事请你一定查清楚,给一个明确的答复!”阳组长开门见山地说。
“请阳组长放心,也请李老放心,我一定给您们一个满意的答复。”罗主任态度十分诚恳。
罗主任随即到办事中心了解情况,原来县民政局关于高龄老人津贴发放的表格数据才送到乡财中心,工作人员正在核对数据。“李老,请您安心地回去,我们将加派人手,加班加点,保证三天内打到您的存折上。
老人听到这个消息,十分满意,“太好了,现在国家政策好,很关心我们这些贫困老人,过去穷怕了,钱没有到老是不放心,给你们添麻烦了!”
“别这么说,您这么大岁数了,让您老跑一趟也是我们工作没有做到位啊!”阳组长握着老人汗渍渍的手,心头涌上一股酸楚。
考虑到老人住在乡镇离县城较远,年纪太大,出来一趟很不容易,阳组长便留下了他的联系方式,方便以后每年电话通知老人领津贴,让他少走冤枉路。老人连说了三声“好人啊”,脸上的愁云一扫而光。
习总书记说过,“群众利益无小事”,“对老百姓来说,特别是贫困户来说他们身边每一件琐碎的小事,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甚至是急事、难事”。我们纪检监察干部在切实履行监督、执纪、问责职责的路上,应当时时提醒自己把群众的利益特别是贫困户的利益放在心上、记在心里,把党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衡东县纪委监委 文慧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