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芙蓉:体验“三顾茅庐”式执法,解决群众烦恼事

“请问是纪检部门吧,我要向你们反映个事,我楼下饭店的油烟全跑到我们家里了,之前已经反映好多次了,一直没解决,你们执法干部都是干什么的......”电话那边传来居民阵阵抱怨声。油烟扰民,这件事影响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何久拖未决,执法干部是如何处理的,是不是存在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
放下电话,我立即与社区城管专干了解具体情况,并联系荷花园行政执法中队,一起上门查看究竟。来到店里,据社区工作人员介绍,厨房相比之前确实干净了不少,但油烟净化设备却没有更换。老板不在店内,我们立马电话联系,没想到对方搪塞了几句便挂了电话。面对第一次就吃了“闭门羹”,街道纪工委决定对此事启动全程跟踪监督,确保问题彻底解决。
次日,我们便又与芙蓉区荷花园行政执法中队、街道环保部门一起有了第二次登门,老板看到我们,黑着个脸并不不大欢迎。再一次查看厨房设备,依旧如此,执法中队当场开具罚单,要求限时整改,僵持了很久,店主无奈地对我们说“现在生意不好做,这又要罚款,又要改设备,得花大笔的钱,我也是不容易呀!”
执法中队中队长告诉我们,对油烟排放有问题的餐饮店,往往“请神容易送神难”,设备升级、改变排放方式,无疑会增加经营成本,餐饮店难有整改积极性,也容易让双方陷入“捉迷藏”境地——你来查了我关门,等你走了我继续。
“之前三令五申要求整改,但没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见效甚微,导致大家都认为我们没做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也很无奈。”
一方是居民群众的生活诉求,一方是门店店主的生存需求,两难之下,该如何解决问题?作为行政执法人员,不能简单的检查罚款了事,作为纪检监察部门,更不能简单的问责处理。依规依纪依法正确履职,想方设法实实在在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忧心事才是正解。
“店主不愿意换,主要是怕增加成本,抓住这个源头,我想我们可以改变一下以往的执法方式,将上级的政策及补贴给群众讲清楚、道明白,相信他们还是可以接受的。”我的话刚落音,执法中队队长就同意了我的想法:“这个方法不错,以往那种突击式检查,往往治标不治本。”
于是,执法中队队长再次和店主交谈,耐心地说政策、摆事实、讲道理。不厌其烦近两小时的开导,较真又人性化的工作作风慢慢打动了店主,最终承诺更换油烟设备,将油烟净化装置安装在油烟排放管道口,以彻底“堵”住排烟口。街道纪工委在后期的全程监督中,发现执法中队还联合社区利用网格化采取“每周一小查、二月一大查”的模式对餐饮门店进行集中检查,确保整改到位。
11月6日,市城管委检查组一行对辖区餐饮门店进行检查,正好走进该店铺,只见客人满座,厨房内清洁明亮。现在老板深有体会地说:“以前我店油烟扰民被投诉多,做生意也没心思,现在油烟少了,环境好了,居民也不再投诉了,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周末的时候还要排队嘞。”
经过亲身体验这次“三顾茅庐”式执法,不由感叹,时代在变,职能部门办事的效率在变,干部的作风在变,执法的方式方法也在变,特别是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的逐步推进,干部们不再是粗犷式、突击式的执法,而是认真倾听群众的呼声,把群众的是当做自己的事来做,不断更新工作观念,提高工作效能。作为纪检干部,时刻提醒我们的每一位执法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执法者的同时,更是居民群众的解忧者。(芙蓉区纪委监委 李娟)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