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整治民生领域突出问题显成效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株洲市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实施专项整治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关切百姓诉求,既全面推进,又突出重点,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取得了初步成效。
着力整治食品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增强舌尖上的安全感。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违规行为,出动执法人员1.8万人次,检查生产经营主体9557家次,抽检校园及周边食品702批,约谈学校食品安全负责人40人次,查办各类食品违法案件310余起,罚款金额339.5万元。
着力整治道路交通方面的突出问题,增强车轮上的畅快感。持续整治严重影响通行秩序交通违法行为,开展对全市401个信号灯路口相位配时的排查治理,完成了市区中环大道、迎宾大道、时代大道、株洲大道4条快速路上5个固定点的排查;积极推进支路及小街小巷的建设与改造,打通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打通了航空大道(南环线-高精传动)、黄山西路(森林路-昆仑山路)等一批断头路项目,极大方便了市民出行。
着力整治人居环境方面的突出问题,增强居住上的舒适感。开展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投资 26.9 亿元,将城区的 17 个黑臭水体整治项目上报纳入国家监管平台。目前,已完成其中6个项目整治,水体各项指标达均达标,公众评议满意度都达到90%以上。加强对农村旱厕问题整治力度,全市计划新建或改造卫生厕所53091户,目前实际完成54622户,进度达到102.88%。
着力整治医疗卫生方面的突出问题,增强就医上的获得感。严查定点医疗机构骗取医疗保障基金问题,核查定点医疗机构2374家次、参保人员5.2万人次,挽回医保基金损失838.95万元。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大力整治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医疗问题,全市今年次均住院费用统计年度内预计下降12%。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通了网上预约、网上挂号,在急诊科开通了24小时不间断门诊,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着力整治教育方面的突出问题,增强就学上的幸福感。合理规划市域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整治大班额632个。推进“两类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镇小规模学校)建设,编制两类学校项目库,启动建设,提高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办学条件和水平。
着力整治政务服务方面的突出问题,增强服务上的亲近感。按照“最多跑一次”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推进网上审批事项改革,已实现市本级审批事项网上可办事项966项(网上可办率88.6%),网上办件数据入库582263条;电子印章入库2100个、制作1553个;电子证照汇集数据637345条,政务服务旗舰店注册用户数125086个,全市大数据归集共享工作初见成效,逐步打通政务服务“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的数据通道。(株洲市纪委市监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