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耒阳:一个给“智慧”的快递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12-05 10:07 来源:三湘风纪网

    时已初冬,耒阳市余庆街道办事处同仁村一个蔬菜大棚里,绿油油的草莓长势喜人,盛开着白色的花朵,偶尔还能见到几颗早熟的草莓,像红宝石镶嵌其中。


    大棚的主人叫钟智慧,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说起她的大棚、她的草莓,钟智慧的眼里就放出光芒。她说,能有今天,要感谢省纪委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督查组。
    钟智慧为什么要感谢省纪委脱贫攻坚常态化联点督查组呢?故事还要从今年6月12日的一次督查说起。
    那天11点多,耒阳市财政局驻同仁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章华正在村委会开会,突然接到一个村民电话,说有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正在村里走访调查贫困户。
    章华有点纳闷,临近中午,三十多度的高温,事先又没接到通知,会是哪里的督查组呢?放下电话,章华就赶了过去。
    一见面,章华才知来的是省纪委脱贫攻坚联点督查组的一个小分队。对于省纪委这个督查组,章华并不陌生,今年4月就来耒阳督查过一次,那次共查出33个问题。反馈会议上,督查组通报问题不留丝毫情面,并且限期整改,问题一个不能落,时间一天不能拖。全市各个扶贫工作队都感到压力山大。私下里,扶贫工作队都把这个督查组称之为“铁包公”。现在“铁包公”来了,章华的心不禁悬了起来。
    看到队员们汗流浃背,章华邀请队员们先到村部休息下。朱耀清说:“不休息了,我们到贫困户钟智慧家再看看。”
    来的路上,督查组在查看贫困户名册时,就有了疑问:37岁的年纪,四肢健全,怎么就成了贫困户呢?是村干部优亲厚友?还是弄虚作假?抑或是另有隐情?
    带着这些疑问来到钟智慧家,当看到破旧的房子、简陋的摆设,特别是钟智慧那因常年患病而乌黑的面孔,督查组同志心里有些沉重。
    一聊,才知道钟智慧20多岁就患上尿毒症,至今没有嫁人,十多年来治病花了家里好几十万。现在每个礼拜还要到县城医院做两到三次血透。
    聊及收入来源,钟智慧说,因为经常要血透,也不敢到外地打工,只能在家里弄了个简单的大棚,种点蔬菜和粮食换点钱,一年收入非常有限。不过,自己正准备增加一个大棚,种植草莓,这样收益更高些。
    看到这个被病魔折磨了十多年的女人并没有消沉,还有劳动致富的斗志。督查组的同志眼前一亮,连说几个好字。
    督查组人员悄悄地对章华说:“钟智慧是个很有志气的女人,我们要精准帮扶,资金上你们想办法,技术上我来想办法。”
    “到她的大棚看看吧。”督查组还要眼见为实。
    来到她的大棚,里面的菜苗娇嫩欲滴,让人眼前一亮。章华指着不远处的冬瓜说,“智慧的冬瓜是在大棚里培育的苗,比别人的要早半个月。”
    督查组随后来到冬瓜地,看到一个个胖墩墩的冬瓜快有十来斤了,而隔壁地里的冬瓜才拳头大。
    “抢在时令之前上市,就能多赚几角钱一斤。”钟智慧憨笑着说。
   临走时,联点督察组成员朱耀清又把章华叫到一边说:“今天晚上就和村干部商量,如何帮助钟智慧把草莓大棚建起来,今年冬天一定要吃上她种的草莓。”
    几天之后,钟智慧收到一个来自长沙的快递,拆开一看,里面是四本关于草莓种植的书籍。


    原来朱耀清回到长沙之后,马上联系了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咨询种植草莓的相关事宜,专家给他开了书单。他跑了三个书店把书买齐,用快递把书寄了出去。
    抚摸着这几本沉甸甸的书,钟智慧内心升起一股暖流,眼眶湿润起来。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竟然还记挂自己的事。
    在扶贫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助下,一个月之后,一个面积近一亩的大棚顺利建好,钟智慧还可拿到一万元奖补资金。大棚建好之后,钟智慧白天扑在大棚里,按照书上的指导播种、施肥、除草、杀虫,晚上就继续看书学习。
    如今,钟智慧已顺利脱贫,她有一个心愿:一个多月之后,草莓成熟上市之时,那位远在长沙的“亲人”能够来尝尝自己的草莓。(耒阳市纪委监委)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