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微故事.微体会】汝城:海江家的新变化

编辑:谢平 祝萌琎 发表时间:2019-12-05 10:39 来源:三湘风纪网

    “叮铃、叮铃…”在村里忙了一个礼拜,回到家刚把满周岁的女儿抱在身上,手机又响了。我拿出手机一看,是我所驻贫困村的村民贺海江打来的电话。
    “海江啊,最近还好吗?是生活上又遇困难了?”
   “朱主任,我到县城走亲戚,想见见你!”
    “有什么事可以电话上说,有困难我们一定尽力帮你!”
    “你和我无亲无故,却帮了我这么多忙,我实在不知怎么感谢你,就在村里买了几斤土蜂蜜和茶油,想当面感谢你!”
    “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东西你拿回去退了,安心找个工作,把你女儿和父亲照顾好就当感谢我了……”
    贺海江却一直坚持要见我,几次拒绝后,声音渐渐有点哽咽,无奈的我只好“狠心”挂断了电话。几天后,他发短信告诉我在宁波找到了工作,工资3000多元每月,他在那很安心,要我放心。看到贺海江的短信,我心中涌出一股暖流,不禁回想起扶贫给贺海江一家带来的变化。
    2017年4月,我被安排到马桥镇烟竹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长,烟竹村是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有贫困人口114户367人,村级基础设施非常薄弱。驻村后,我带领队员们迅速深入村组和农户进行调研,了解情况。
    走访时,我发现村民贺海江已离异,长期靠捡垃圾为生,住房已经塌陷,生活非常困苦,且小孩已辍学半年,迫于生活和家庭的巨大压力,贺海江的精神濒临崩溃,整日精神恍惚,但他却并未列入贫困户,属于漏评对象。
    2017年8月,扶贫队从扶贫资金中列支2000元,扶贫队员则每人资助200元给贺海江,让其购买些基本生活物资。此外,我们还研究决定待国家扶贫网放开后,及时将其按相应程序纳入贫困户。
   几天后,贺海江找到我说,他前妻把女儿的出生证弄丢了,现在女儿无法入户籍。我首先咨询了汝城县妇保院和县人民医院的相关负责人,但由于历史资料不明,无法补办出生证;随后,我又来到马桥派出所,请求作为特殊情况办理,但因没处理过类似问题,工作人员表示很为难,听到这个情况后,贺海江眼泪蜂拥而出,忙得焦头烂额的我没有放弃希望,最后通过和县公安局、马桥派出所的多次协调,在一个礼拜后,终于为贺海江的女儿办好了户籍手续。
    临近开学,我主动找到马桥学校的谭校长,说明情况后请求其为贺海江的女儿办理入学手续,谭校长了解情况后,立即安排分管入学工作的副校长进行处理。9月1日,贺海江女儿的入学手续顺利办好。
    “朱队长,您知道贺海江在村里是怎么评价我们吗?” 一天,扶贫队的刘老兴冲冲地跑进办公室对我说。
    “哦?说来听听!”
    “他啊,逢人就说扶贫队是他的贵人、恩人,是他一辈子最放心的家人。”
    “他说错了,他的贵人和恩人是党,但我们是他的家人!”我笑呵呵地补充道。
    2017年10月,按照上级对扶贫对象进行动态调整的要求,经农户申请、村组评议、公告公示、上级审批等一系列程序,贺海江顺利被纳入新增贫困人口。
    2018年2月,为解决贺海江无住房保障问题,我们经多次研究后,决定将其纳入2018年危房改造新建房屋。考虑到贺海江兄弟都已外出务工,父亲贺扬清年老体迈,扶贫队和村支“两委”亲自帮助其选址,并解决好水电路等问题,安排施工队帮忙代建,目前房屋正在建设当中。今年5月,考虑到贺海江的父亲贺扬清无经济生活来源,我们将其纳入政策宣传员公益性岗位,每月补助600元。
    随着具体困难的逐一解决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贺海江的精神状况明显好转。“是扶贫队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希望,党和政府这样关心我们,我们必须好好珍惜,用实干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贺海江说。
    驻村扶贫的一年多里,迎寒风、顶烈日、冒雨雪、走夜路,扶贫工作队详细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根据各户实际情况,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跟踪帮扶措施的落实效果,看到贫困户的生活水平一点点提高,生活条件在一点点改善,看到贫困户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听到贫困户发自内心的感谢,我们由衷地感觉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是值得的!(汝城县纪委县监委 朱中洲)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