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吉首大学:扶贫的接力棒

“龚洪运这个老弟人老实、腼腆、话不多,但是勤劳、肯做,能吃苦、懂感恩,你一定要继续多多关注他及他的家人,尤其是要注意他受伤的手的恢复情况……”这是吉首大学纪委张茂豪同志在离任时做的特殊交接——将自己结对帮扶对象的情况仔仔细细、毫无保留地向下一任帮扶责任人作介绍。
吉首大学从2018年3月开始对口帮扶保靖县迁陵镇新码村,张茂豪跟龚洪运成为了“亲戚”。虽然一年多来,两人见面次数不算多,但是平日里通过电话、短信联系不断,张茂豪视龚洪运为老弟,对他及他家的情况了如指掌。龚洪运家中耕地较少,主要靠外出务工挣点生活费,加上身体不太好,看病吃药负担重,所以一直在贫困线边缘挣扎。张茂豪认为龚洪运面对困境不等不靠,非常值得肯定,选择外出务工也是非常适合他家庭情况的脱贫方式。叮嘱他在务工的同时,一是要注意休息,不要太劳累,以免引发旧疾;二是千万要注意安全,因为龚洪运已经五十多岁了,没有什么技术,基本上只能到建筑工地找点体力活干,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人身伤害。
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2018年年底,龚洪运在一次修路的施工过程中被大石头压断了右手的两根手指。消息传来,张茂豪马上和驻村工作队的同志们联系,了解到龚洪运得到了及时的救治才放下心来。由于伤势严重,龚洪运的两根手指被截肢。后来,张茂豪专程前往新码村看望龚洪运。见面过程中,感觉到龚洪运心思重重、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经过反复引导,他才说出了心里话。原来他受伤以后,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医疗上得到了较好的救治,并在驻村工作队的指导帮助下办理了残疾证,但是工伤赔偿的问题迟迟没有得到解决。张茂豪立即将这一情况向学校纪委主要领导进行了电话汇报,领导高度重视,强调一定不能让身边群众的利益受到侵害,一定要尽快解决赔偿金的问题。于是,张茂豪又和同行的驻村工作队同志商量、制定向工程承包商索要赔偿金的方案。通过大家的努力,龚洪运不久就拿到了令他满意的赔偿金。
2019年6月,张茂豪同志离任,并将扶贫的接力棒交到了学校纪委另一位同志手上。如今,龚洪运和新的帮扶人又成为了交心的新“亲戚”。近半年来,吉首大学共有近20名干部离任,但是在扶贫帮困这条跑道上,他们不会因离任而掉棒,只会将接力棒完美交接、握得更紧、跑得更好……(吉首大学纪委)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