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故事.微体会】汝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走在汝城县马桥镇烟竹村的崎岖山路上,头顶着蓝天白云,呼吸着清新空气,眺望着葱郁姜苗,贺小南微笑间洋溢着一丝骄傲。
贺小南是汝城县马桥镇烟竹村的村主任,当地村民除了称呼他为“贺主任”外,还送了他几个响当当的外号——“种植大户”“技术能人”“致富能手”。
多年前,贺小南白手起家,但他不向命运低头,凭着种姜技术、坚强毅力和乐于助人,成为了一方有名的能人。富裕了的他没有忘记生活困难的邻里,邻里间有什么问题或困难,他经常第一个主动伸出援手。
贺林方是烟竹村黄石头组的贫困户,也是贺小南的邻居,身单力薄,缺乏技术和资金,长期在外地靠捡垃圾为生,经济和心理压力都非常大。
2018年10月,贺小南打电话给贺林方:“你回来,我帮你。”2018年12月,贺小南个人出资24.5万元在大坪镇南村村塘山口组流转了35亩土地全部用于生姜种植,贺小南不仅负责成本投资和田间技术指导,还为贺林方免费提供伙食,贺林方只需出力就行,万一亏本就贺小南赔,得到的利润则俩人对半平分。按今年的生姜行情,贺林方预计可赚得5至10万元。
生活有了希望,做事就有了冲劲和干劲。吃了“定心丸”的贺林方每天早起晚归,全身心扑在姜地里,刨地、施肥、喷药、除草……身上的汗水浸透着幸福的味道,原来的贺林方一心只想着如何脱贫,现在却想着如何致富了。“他叫我回来我就回来了,我知道他会帮我,也能够帮我,我相信他!”贺林方说。
“给他钱脱不了贫,给他机会才是长远之计。”贺小南表示从目前的生产情况来看,今年有望生姜大丰收。像这样贺小南帮助邻里的例子不胜枚举。
贫困户贺扬清家里的住房倒塌了,在无人管的情况下,贺小南主动全部承接下来,选址、施工、装修、搬迁等,还包括电杆、饮用水及用电线路的安装,都一站式搞定;族弟贺华平不幸患上了胰腺炎,医疗费用需30多万,贺小南不仅自己垫付了5万元,还想办法通过各种渠道为贺华平筹集了4万多元……
“他非常热心,总是帮助村民,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有这样的邻里让我们感到非常骄傲”“现在大家在他的影响下,邻里间有什么事情都会主动伸手帮忙了”……在贺小南的带动下,扶贫济困、邻里相帮、守望相助的传统美德在烟竹村大力弘扬开来。
“烟竹村有适宜生姜种植的海拔、温度和土壤,很多村民都种了生姜,我准备把自己掌握的种姜技术传授给大家,大家一起学习,一起增收,一起致富……”贺小南表示会带领烟竹村的村民,筑牢脱贫致富的产业“根基”,把烟竹村的生姜品牌做大做强。(汝城县纪委监委 贺小南)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